嘉靖帝剛剛登基時多孤單啊?兄終弟及,麾下一個東宮舊臣都沒有,根本沒人幫他。大禮儀之爭便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藉口,沒有罪名,他如何幹掉這些武宗的老臣子們?
而楊慎為什麼那麼執拗,其實是在為他爹出頭,那都是政治戲碼而已,爭奪話語權,可不僅僅是為了進皇宮走哪個門的問題,或是認誰當爹的問題,這一幫子老狐狸,還能那麼幼稚?
連永樂大帝那麼英明神武,為了說明自己得國且正,還只認嫡母馬太后,只承認是被馬太后從小撫養的,而不認自己的生母呢,政治這玩意兒,有奶的才是娘。
嘉靖帝肯定也沒孝敬到那個份兒上,不讓自己認親爹,就連皇帝都不當了,可能嗎?他傻呀?
說白了那就不是爭認誰是親爹的問題,而是誰才是孫子的問題。
嘉靖贏了,內閣就是孫子。內閣贏了,嘉靖就是孫子。
這裡自然有孝宗張皇后的立場作用,她當然也希望認嘉靖做自己的兒子,而不是侄子。
原本楊廷和還有張太后原本穩操勝券,要怪不能怪世宗皇帝太狡猾,楊廷和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失敗,只能怪當時大明出了一位三百年間的第一人,就是王陽明瞭。
歸根結底大禮儀之爭是從要走哪個門進宮,最後演變成為了理學和心學誰執牛耳的戰爭。
大禮儀之爭中,偏偏嘉靖皇帝走運,有一群王陽明的弟子和追隨者在幫他,從而將大禮儀之爭昇華到了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和陸王心學的‘心外無物,人心人情最大’這兩種哲學理念之間你死我活的較量,而後心學勝出,大明迎來了一系列的變
法,也因此有了張居正的輝煌。
以沐天波的邏輯思維,皇后娘娘對政治鬥爭看來是深諳其道啊,絕對是頂尖兒的政治天才。
收養那麼多待嫁女,她這是做什麼?嫁出去的女人都封為郡主,厚厚的嫁妝給著,以後所有郡馬還不都是皇后的學生嗎?而再看看又都是什麼人娶了獨秀峰的這些郡主,沐天波立刻就通透了。
誰也不用拿那些女人的清白說事兒,給高管顯貴做續絃,總不用非得是黃花大閨女吧?想要搏出頭的那些沒有任何靠山背景的等著補缺的進士們,天上掉了個大靠山,有漂亮老婆還有厚厚的嫁妝,總不會挑三揀四的吧?
有多少人為了出人頭地,去找大太監認祖歸宗叫親爸爸的?所以在沐天波看來,皇后的這盤棋一旦成勢,怕是要把當下最如日中天的楚黨和吳黨的風頭,都要全部打壓下去了,據說所有有資格去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參加與獨秀峰郡主相親會的人,最差的都必須是同進士出身,皇后倒是不管你有沒有做官。
娶了郡主,皇后娘娘自然會親自給你找一頂烏沙的,而且至少也是從五品的實缺,至於七品縣令什麼的以為皇后娘娘會稀罕給自己的學生嗎?
這樣一來,不出數載,朝中最大的黨派便是皇后黨,當然也有人管這一黨叫綠妖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