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只不過才剛剛開始,明軍就似乎已經是到了最後的關頭,主將李錦原名李過,是李自成的親侄,人稱‘一隻虎’的他,是大順軍中的佼佼者,他手下的大順軍老兵戰鬥力也是非常強的。
就連幹掉了高迎祥,並屢次擊敗過李自成的大順軍的勁敵——名將孫傳庭最後固守的潼關,都是李錦帶兵攻破的。
生子當如李亞子,正是有了侄兒李錦攻破了潼關城,殺掉了宿敵孫傳庭,李自成才可以無所顧忌的揮師北伐,最終問鼎燕京。
可無論李錦是如何的驍勇,都無法在這座嶽州城阻擋住清軍前進的腳步。清軍的炮火和人海,讓李錦剛剛擴充起來的十餘萬守軍每天的傷亡都以萬人計。這個最先研發出火炮和火藥的民族,如今正在被他們敵人的炮火蹂躪著。
“制將軍,我們快頂不住啦!韃子的炮火太兇啦!”李錦的副將袁宗第冒著炮火,匍匐著來到了李錦的身邊,報告著己方難以承受的現狀。
李錦撣了撣肩膀上的城磚碎末兒,吐掉了口中的泥沙,瞪著一雙血紅的眼睛恨恨地的說道:“你和來亨帶著咱們的本部人馬先撤出去,大順軍的血本不能都折在這裡,咱們日後還要活著去報仇呢!”
袁宗第說:“制將軍不和我們一起撤嗎?”
“不!”李錦堅決的回答,面對著眼前的敵人,他恨不得一口將其吞下,即使這樣做會崩斷他的門牙。
看著如螞蟻般撲向城頭的清軍,李錦憤憤的說:“就算是拿二十條命去換一個韃子,也要讓他們多死上幾人。”
“可是......”袁宗第剛想再說什麼,便被李錦打斷了:“不要再說啦,你們趕緊先撤!攻擊我們的敵人就是吳三桂!是吳三桂!你知道嗎?”
明軍們在流血,整個嶽州城都在流血,李錦這些人卻不止在流血,他們的心裡還在流淚。那個他們親手建立的公平世界,就因為正在談判著的吳三桂突然之間的倒戈而覆滅了,自闖王1644年農曆3月17日帶領兩萬人馬進京,再到4月21日的山海關一片石大戰失敗,這個均田免賦的理想國從成功到失敗只用了一個月零四天。
理想是他李錦同叔叔兩個人的,也是所有大順軍將士的。自從李自成殺掉那個幾乎差一點兒就將他逼死的債主——艾詔,又殺掉了與蓋虎和韓金兒之後,李自成的身邊就只有李錦一直跟著他。
他是他的第一個兵,也是最後一個。李錦的一生都在記憶著那個理想國,記憶著他那個偉大的叔叔,他用心裡懷念、他用紙筆書寫。想要訴說的,除了記憶,還有驕傲!
李錦的義子李來亨撤了、副將袁宗第也撤了,可是他還在。
是的,敵人非常非常的強大,就算是在大順軍最兵強馬壯的時候,也沒能敵得過這個敵人。
幾十萬起義軍的將士在剛好一年的時間內就被清軍消滅殆盡,從入京到身死,叔叔與清軍的戰鬥也只是進行了一年零半個月。
然而一直到最後,大順軍都在反擊,他們知道,敵人無比的強大,但是他們是敢於列陣迎擊的!他們衝陣!他們夜襲!他們戰鬥!他們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