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殘明半渡>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想拾起長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想拾起長纓 (1 / 2)

馬萬年的視線在天空中悠然的幾朵白雲身上,曾幾何時,看天空,數雲朵一直都是他的癖好。

“你說上柱國最害怕打仗?”天浪聽後赫然。

“萬年三歲那年,母親戰死河南,十二歲時,父親戰死襄陽,自幼遍是祖母一手帶大的。

在別人看來,祖母大人是戰神一般,而對於萬年,她就是天底下最最慈愛的老人家。

親手教會我文武藝,卻最不希望我戰死沙場,她說如果該到我戰死沙場時,她也絕不會惋惜,只是那該是大明到了最後存亡的時刻。

如果不是到了那一時刻,她便希望我學會的一身武藝永遠沒有用武之地。”

一個老人,守著一個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的稚童,親人相繼戰死沙場,孩童是她和亡夫留下的最後血脈。

她手把手教孩童讀書識字,教他握槍,教他騎馬射箭,可心中最最期望的是孩童能永遠都健健康康,穿上她為他親手縫製的一雙雙襪子和一件件衣衫。

漸漸的,喜歡織補竟然成了一位女將軍的執念,她其實並不想拿起長纓,只想永遠拿著一根繡花針而已。

人生在世,有些人的愛好是天生的,就比如大明的天啟皇帝,就非常喜歡做木匠活兒。

其實在秦良玉的心裡,不算隆武帝和永曆帝,一生輔佐過的四代帝王中,天啟皇帝是她最最看好的,也是互信基礎最為牢靠的。

別看天啟帝不識字,可他對麾下名臣名將可以說很用心,從沒有像崇禎那樣亂殺和隨便責罰肱股之臣。

其實就算對一個皇帝來說,有一門手藝傍身其實很不錯,會省去好些銀子呢。

比如在天啟朝,對大臣們的封賞一般都不是什麼金銀之類的,凡是需要賞賜大筆金銀之類的,大多都是用一套皇帝御製的傢俱代替。

天啟皇帝喜歡木匠活已經成了執念,他覺著自己不適合處理朝政,便找到了魏忠賢這個雖有缺點卻能力很強的人來幫自己處理。

而不像崇禎那樣哪怕自己不懂做事又毛躁,也依然喜歡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這些大概都是執念吧?

而秦良玉喜歡針線活也是一種執念,這種執念是她對和平的嚮往。

馬萬年繼續淡淡地說著:“然而當大明真正到了最後的存亡時刻,祖母赫然發現,她竟然沒有得到朝廷的召喚。

祖母當時還為此自嘲過,對我們說,不是皇上忘記了她這個羸弱的老婦人,而是交通已被阻隔,朝廷的勤王詔書根本過不來。

可雖然沒有詔書,祖母依舊獨自率領石柱軍,同羅汝才和張獻忠打了大大小小十幾場,結果萬歲當然也知道,事實證明崇禎先皇當年不應該忘記召喚祖母。”

天浪心中有些悽然,正是崇禎的小算計,把秦良玉的兄弟子侄乃至兒媳留下,把他認為不值一提的老婦人打發回家。

他是最終得到了石柱軍的指揮權,包括用十面大網圍剿張獻忠時,楊嗣昌和四川巡撫揮霍掉的兩萬七千石柱軍。

可馬家和秦家滿門忠烈,最終只回去了兩個殘疾。

馬萬年不知道天浪此時的心情,自顧自地說著,說起了有關天浪召喚秦良玉入朝的話題:

“所以許多人雖然都不懂,但是我和表姐,還有四個叔伯卻都最理解祖母。

當萬歲千里迢迢派來人,召喚祖母入廣西勤王的時候,她的心裡有多開心。

除了我們,真的沒人理解她接到詔書時,心中的那份悸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