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寫下的那副字,很快便被送到了文昌學館,由於是寇天賜親自送的,所以立馬引起了很多人注意。
文昌學館新任山長,在拿到了寇準那副字以後,感慨了許久,最後將那副字的內容散播了出去。
宮裡很快得到了訊息。
資事堂。
趙禎正在和呂夷簡、王曾二人商量將首批招募的兵馬送到遼地的事宜。
陳琳匆匆入了資事堂,邁著小碎步跑到了趙禎身邊,躬身一禮。
趙禎見此,停下了攀談。
陳琳馬上湊上去,在趙禎耳邊低語了幾句。
趙禎聽完了陳琳低語以後,陷入到了沉默。
呂夷簡和王曾見趙禎神情不對,對視了一眼,同時看向了趙禎。
趙禎緩緩開口,感慨著道:“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寇公是想給我大宋文人騰出位置,讓我大宋多出幾個聖賢啊。
可聖賢,哪有那麼好出的。
我大宋立國數十載,功臣良將多不勝數。
可真正能成為聖賢的,也就寇公一人。”
呂夷簡和王曾再次對視了一眼。
呂夷簡忍不住道:“官家,百花齊放勝過一枝獨秀,是寇公說的?”
趙禎點頭,道:“寇公寫了一副字送到了文昌學館,字的內容已經傳開了。”
王曾一臉感慨的道:“寇公高義。”
呂夷簡臉色有些發苦的道:“寇公是高義,可是如此一來,我大宋若是出不了新聖賢,那就證明我們這些留在汴京城裡的人沒用。”
王曾贊同的點頭道:“聖賢,可不是教出來的。”
聖賢若是能教出來,那聖賢早就不值錢了。
趙禎感嘆道:“無論如何,寇公把他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寇公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了。
他不願意留在汴京城,我們也沒辦法強求。
朕之前就去找四哥商量過此事。
四哥也告訴了朕寇公的心意。
所以朕才賜下了一些寇公需要的東西。
朕也料到了讀書人和文臣會鬧。
只是沒想到他們鬧的這麼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