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李迪二人被懟的有些說不出話。
王曾惡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甩著袖子離開了皇莊。
李迪盯著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還真會替官家辯解……”
寇季笑眯眯的道:“食君之祿,為君解憂……”
李迪瞪起眼,假裝惱怒的道:“小心變成了一個讒臣……”
寇季臉上的笑容不變,依舊笑眯眯的道:“您覺得小子會嗎?”
李迪聞言,臉上惱怒的神色有些繃不住,哭笑不得的指了指寇季。
寇季性情如何,李迪很瞭解。
寇季偶爾會進讒言,忽悠著官家趙禎依照著他的心思做事。
但寇季卻從沒有藉著進讒言,為自己牟利。
反而會藉著進讒言的機會,努力的為朝廷、為百姓做事。
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寇季絕不會成為一個讒臣。
至於他向官家進讒言的事情,完全可以當成是一種處事的智慧看待。
很多時候,良臣、讒臣,僅僅在一念之間。
藉著進讒言,幫著朝廷牟利,幫著百姓牟利,那就是良臣。
藉著進讒言,為自己牟利,那就是讒臣。
看似在過程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可是在初心、以及結果上,卻有很大的差別。
雖然知道寇季不可能變成一個讒臣,但李迪還是忍不住敲打了他兩句。
“你小子今日說的那些話,有很多牽連甚廣,你不易插手。老夫三人回頭會仔細商討一番,等有了結論,再派人知會你。
你就不要亂出風頭,也別當什麼出頭鳥。”
李迪看似在敲打寇季,其實也是在提醒寇季,讓他收斂一下鋒芒。
工部今日獻上了兩種新的犁具,得到了官家趙禎的認可,並且還得到了入太廟的機會。
可以說是風頭無兩。
越是這個時候,工部越應該低調。
工部主官寇季,更應該低調。
唯有如此,工部上上下下的官員,才能藉著獻上祥瑞的功勞,佔盡便宜。
若是高調行事,反而會被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