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在府上等了幾日,也沒有等到張華被押解進京的訊息。
派人沿途去查探了一番才知道,大雪封了路,當地衙門正在組織人手清理官道上的積雪,等到疏通了道路,張華才會被押解進京。
為了怕有意外發生,寇季特地在府上挑了幾個機靈的,身手好的,派遣他們去幫華陰縣的衙役們一起押解張華。
張華此人,寇季不重視不行。
此人才華確實不俗,但在科舉一道上的運氣,比柳永還差。
柳永是那種有才華,能考中,但總是捋官家龍鬚,被官家厭棄,不願意納入朝中的人。
張華則是那種有才華,卻屢試不中,跑去投靠別人,還被人譏諷的人。
最後一惱,改了名,投靠了西夏。
他投了西夏以後,屢次竄所李元昊南下,征討大宋。
大概也是想在李元昊拿下了大宋以後,他能趾高氣揚的告訴當初看不起他的那些人。
我張華並非無才,而是你們有眼無珠。
每年從大宋叛逃出去的讀書人,多不勝數。
有投了西夏的,也有投了遼國的,還有投了青塘的。
安子羅的漢話說的那麼好,那麼順當,甚至熟知大宋的各種禮儀,就是從大宋叛逃去青塘的讀書人教育出來的。
但這些從大宋叛逃出去的讀書人加起來,其破壞力,也趕不上張華一人。
這種人,寇季必須把他僅僅的握在手裡,要麼留為己用,要麼殺了以絕後患。
寇季想留他為己用,就是看中了他身上的那股破壞力。
如今大宋朝堂上的文武們,已經被磨平了稜角,少有像是張華這樣身具強大破壞力的人。
寇季想留著他,就是想借著他身上的破壞力,衝破大宋朝堂上的陳規陋習,打破朝堂上對外軟弱的僵局,給大宋朝堂帶來一些破壞力。
藉此達到革新大宋,虎踞天下的目的。
但寇季又怕自己掌控不住張華,反而被張華帶進溝裡去。
所以才有了殺死張華,以絕後患的目的。
寇季真的聰明嗎?
說聰明也聰明,說不聰明也不聰明。
他之所以能在朝堂上攪動風雨,憑藉的是他早已知道歷史的結果,並且順著歷史結果提前佈局。凡是都快人一步,謀劃深遠,自然能無望而不利。
但刨去了他熟知歷史這件事,真要是單憑智謀,跟朝堂上那些文武百官們對壘,他未必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