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從小便喜歡看山看水。
晴朗時候擁有青藍山勢的‘艾山’會乖巧地靠在屋簷簷角上一動不動。
院子外有長長的溪流,遠看像蛇一樣順著山坡蜿蜒爬行,據院裡的阿姨說,是從山頂流下的河水支流,名為漩河。
河水在門前路過的模樣,活像院裡看門的老頭兒一樣步履蹣跚。
老年人總是丟三落四。
漩河的一截淺灘,被它落在了院子裡。
準確來說,是被一截柵欄框在了福利院裡。
雖然院外的人都以‘孤兒’為名稱呼這兒,但‘孤兒’二字委實算不上好聽。
於是,棄嬰們被嚴禁勒令如此稱呼自己的‘家’。
院裡的大夥兒是一個大家庭。
兄弟姐妹都姓艾。
與遠處的艾山一個姓。
艾倫七歲前經常在河灘旁邊玩耍。
此舉倒也不是出於喜歡玩,其實他更喜歡待在臥室裡看書,又或者是挑個沒人的時候坐在河灘上看夕陽下院子柵欄外的火車順著軌道呼呼而過。
但在眾目睽睽下的河灘玩耍,卻是一種‘權力’的象徵。
艾倫沒有身體的殘缺和先天性疾病,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被放出來玩的孩子。
孩子,想法總是單純,這種享有特權的感覺有著出奇的誘惑力。
可以自己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於是。
遠處不算高的艾山山影;
河灘裡帶著水唧唧的泥巴;
夕陽下灼燒著霞火緩慢而過的火車;
同院孩子們眼中的羨慕之色。
便就是艾倫童年時期所能見到的‘山川湖海’了。
七歲之後,艾倫開始上學。
沒幾天,便就不去了河灘玩耍了。
他與艾秋、艾浩成為了朋友。
艾秋比他小兩歲,喜歡吃糖,長相討人喜歡,卻患有輕微的聽障。
艾浩比他小一歲,有點兒結巴,每次說不清話都會被艾倫揍。
為了能讓人正常領養到,這種輕微的缺陷一定要隱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