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魏宮廷全文免費閱讀> 第357章:功在千秋(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7章:功在千秋(大結局) (2 / 5)

這道政令一出,無論是魏人,還是秦人、楚人、齊人、韓人等等,皆為之愕然。

不過因為這事相對公平,所有人都沒話說。

相比之下,還是魏人最為不滿,不過礙於魏皇帝趙潤的威勢實在太大,這事只能不了了之。

總而言之,在建和元年,魏國朝廷確定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衡量」等遺惠後世的政令,並且在魏皇帝趙潤無上的威勢下,這些改革順利實施。

建和二年春,安平侯趙郯因醉酒騎馬,不慎摔落馬下而亡。

魏皇帝趙潤甚為悲痛,以朝廷出面安慰其家眷,並任命田耽領鎮反軍,田武為副將。

數年後,田武先因酗酒導致舊傷迸發而亡,又提其子田恬為副將。

又過幾年,田耽已年老而辭將,推薦田恬執掌鎮反軍,魏皇帝趙潤允之。

建和二年夏,東胡聯合婁煩,復攻魏國薊郡,魏將韶虎、秦開出兵抵禦。

在這場仗中,年老的上將韶虎亡於途中,秦開向天策府求援,天策府便派燕王趙疆前往支援。

建和三年秋,林胡與匈奴亦出陰山,試圖奪回河套,朔方守趙嶽向原中要塞守將廉駁求援,廉駁又求救兵。

建和四年春,魏皇帝命廉駁為帥,攜太原守樂成、雁門守韓馳(韓武之子)、上黨守姜鄙攻打林胡、匈奴。

不曾想就在這時,上黨守姜鄙亡故,天策府遂命桓王趙宣領靳黈、韓徐等將代上黨軍出征北方。

建和五年春,隴西郡遭到西羌進攻,河東守魏忌奏請支援隴西,魏皇帝允之。

數日後,天策府命河東守魏忌,攜武信侯公孫起、長信侯王戩出征西羌。

這場仗,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臨洮君魏忌擊敗西羌,守住了隴西郡,但也因為身體狀況,只得留在隴西郡養病。

然而沒過多久,魏忌便病逝在隴西臨洮,據說是含笑而逝。

此後,考慮到西羌的威脅,天策府便命王戩為隴西守,使其攻伐西羌,使西羌再不敢進犯魏國。

同年,河間守燕縐病故。

轉眼到建和十年,在魏皇帝不偏不倚的治理下,魏人與秦人、楚人、齊人、韓人之間的矛盾得到大幅度緩解,彼此逐漸融洽。

魏皇帝與朝廷皆認為此事值得慶賀,於是在建和十一年的春季,改年號為「延和」,取延續平和之意。

建和十一年,即「延和初年」。

不得不說,建和年間,是魏國在統一中原後最關鍵的十年,在魏皇帝趙潤的治理下,魏國磕磕碰碰持續發展,儘可能地避免了國內各地國人的內鬥,避免了貴族與士族的內鬥。

但在這十年內,魏國亦失去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人才。

比如禮部尚書鄭圖、兵部尚書陶嵇、刑部尚書唐錚、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大理寺卿正楊愈、工部尚書孟隗等等,非但朝廷的六部尚書,幾乎來了一次換血,甚至於,魏國各郡各縣的郡守、縣令等等,亦有許多人過世。

延和初年,宗府宗正繇諸君趙勝過世,魏皇帝任命他的兄弟趙信為宗正。

同年,溧陽君熊盛故去。

延和二年,燕王趙疆擊破東胡,然不幸在回程途中故去,訊息傳到雒陽,魏皇帝倍感哀傷。

同年,隴西守王戩大舉進攻西羌,重創西羌,令西羌向西後撤數百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