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魏宮廷全文免費閱讀> 第309章:撫卹與犒賞【二合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9章:撫卹與犒賞【二合一】 (2 / 5)

不過話說回來,楚國擁有著縱觀整個中原最龐大的人口基數,且國家的縱深極廣,更要緊的是,楚國與魏國接壤的「楚東地區」,是並不怎麼被楚國重視的貧瘠之地,楚國最起碼七成的力量,都集中在楚東地區,鑑於這幾個原因,楚國倒是也無需太過驚恐於魏國的報復——至少在短時間內,魏國別想像覆亡韓國那樣覆亡楚國。

最後再說越國,越王少康雖然也擔心魏國的報復,但這份擔憂比較齊楚兩國更淺,原因很簡單,越國跟魏國離地太遠了,且魏越兩國中間還隔著楚國的「楚東地區」,這就意味著,倘若魏軍真能打到越國,也就說明楚國已經亡國了。

既然如此強大的楚國都亡國了,那他越國,距離被魏軍覆亡也就不遠了。

所以說,其實也沒什麼好擔心的,越國的命運,早已跟楚國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魏昭武三年九月,魏國基本上已經停止了對外戰爭。

就連此前仍在攻打齊國的魏將趙疆、屈塍,亦在天策府的命令下,退守至名義上屬於韓國的鉅鹿北郡。

其中原因很簡單:魏國沒有錢糧繼續攻伐齊國了。

或許有人會說,此時魏國當竭盡全力攻打齊國,因為只要打下了齊國,魏國就能獲得充足的錢糧。

但問題是,倘若打不下呢?

齊國的軍隊雖然羸弱,但好歹也是兵力超過二十萬的正規軍,更何況有田耽、田武等將領督戰,哪能如此輕易就能被魏軍攻破的?

更何況,齊人又不是傻子,在戰況不利的情況下,難道不會提前放火燒掉糧倉?會傻傻地留給魏國?

正因為考慮到這幾點,魏王趙潤在齊國尚未主動求和的情況下,就放棄了趁勝攻伐齊國,原因就是魏國沒有把握做到「從齊國獲取糧食」的目的,貿然開戰,只會讓國內的缺糧情況變得雪上加霜,從而流失優勢局面。

是故,魏王趙潤下令趙疆、屈塍二人率軍撤退至韓國的鉅鹿郡,叫這兩支軍隊在鉅鹿北郡屯田,積攢糧食,似這般,只需一到兩年,待魏國從‘缺糧’的窘境中解脫出來,到時候再興兵攻伐齊國,縱使齊國有田耽、田武這等將領,縱使齊國有二十幾萬正規軍,也註定擋不住魏國的軍隊——事實上,應該是魏韓兩國的軍隊。

「東線戰場」,因為魏王趙潤的命令而暫時停止,而「西線戰場」,也就是秦魏戰場,也因為秦魏兩國簽署了「休戰協議」而暫時告一段落,這使得魏國終於進入了寶貴的和平時期。

自魏國興安年間「魏韓軍備對峙」起,在過了整整七年後,魏國終於得到了寶貴的喘氣機會。

既然戰爭已經結束,那麼,魏國所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撫卹」與「犒賞」。

撫卹,指代的關照在這場戰爭中所犧牲的魏國士卒——包括民兵。

據天策府與兵部的統計,魏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正規軍士卒數量如下:

司馬安的「河西軍」戰損三萬;

魏忌的「河西軍」戰損兩萬;

趙疆的「河內軍」戰損一萬五千左右;

韶虎的「魏武軍」戰損八千左右;

屈塍的「鄢陵軍」戰損一萬一千左右;

龐煥的「鎮反軍」戰損一萬六千左右;

博西勒的「羯角騎兵」戰損一萬兩千左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