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姜吃了一驚,當即掙脫了趙潤的懷抱,彷彿是在等著男人的解釋。
“三成還少?”
此時趙潤已不再玩笑,轉過身負背雙手站在走廊的轉角,目視著東方,正色說道:“那終歸是一百五十萬諸國聯軍……”
“局勢,當真是嚴峻到這種地步?”羋姜皺著眉頭問道。
“唔。”趙潤點點頭,隨即微笑說道:“不過,倒也並非是最壞的境況。”
“最壞的境況?”羋姜有些不解。
只見趙潤轉過身來,目視著西方,淡然說道:“楚國的楚水君,率軍速攻我大魏,此舉雖出乎我意料,但拜他所賜,我大魏暫時也無需考慮秦國的態度了……秦國不會選擇在我大魏面臨如此劣勢的時候,倒戈相向,畢竟,我大魏若是此戰戰敗,必定會被諸國所瓜分,這對於秦國非但沒有好處,反而還有害處。”
“秦國的態度?”
“唔。……秦國的態度即是維持目前的平衡,它不希望我國過於強大,強大到可兵吞諸國;同樣,也不會希望我國被諸國所瓜分。若我魏國倒下,楚國勢必崛起,目前的秦國,是擋不住楚國的。因此對於秦國來說,它最希望見到的,即是我大魏與韓、齊、楚、魯、越五國兩敗俱傷,為此,它要維持平衡……倘若楚水君並未速攻我大魏,則韓、齊、楚、魯、越五國,至少要覆亡三國,介時秦國得知,多半會終止與我大魏的盟約,加入到討伐我大魏的行列。介時,我大魏一事無成、腹背受敵,還失去了秦國這個盟友,這才是最最壞的結果。相比這個結局,眼下我大魏的處境,還不算最壞,至少秦國還未與我大魏決裂,不是麼?”
“我不懂這些……”
羋姜搖了搖頭,旋即低聲問道:“不過,既然以我大魏目前的局勢,秦國並不會倒戈相向,何不讓少君去秦國搬救兵呢?……如你所言,秦國並不希望我大魏在這場仗中變得支離破碎,對麼?”
聽聞此言,趙潤搖了搖頭,說道:“我還沒有絕望到向秦國搬救兵的地步。”
說罷,他見羋姜面露不解之色,遂解釋道:“原因有三,其一,秦國不會毫無條件地幫助我大魏,想要秦國出兵相助,必定得付出巨大的代價;其二,秦國並不會一心一意助我大魏,別忘了,它要保持我大魏與諸國之間的平衡,因此,倘若這場仗的勝勢逐漸偏向我大魏時,搞不好秦國在會在背地裡做一些小動作,使這場仗繼續僵持下去,藉此削弱我大魏與其餘諸國……似這般三心二意、包藏禍心的援軍,要來何用?”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其三,請神容易送神難。……倘若尋求了秦國的援助,待等我大魏艱難地戰勝了諸國聯軍,怕是也無力復戰,介時,倘若秦國打著守衛我國的旗號佔據了我大魏的咽喉要道,怕是我大魏還要被其所制。倘若我大魏日後想要趕走這些秦軍,就難免會落下過河拆橋的惡名,這簡直就是授柄於人……是故,與其日後麻煩,還不如放棄向秦國求援。就像我所說的,我還未絕望到向秦國求援的地步。”
“秦國當真會那樣嗎?”羋姜猶豫著問道:“倘若是看在少君的面子上呢?”
她口中的少君,指的即是贏瓔。
聽聞此言,趙潤呵呵一笑,反問道:“你還是熊拓疼愛的堂妹呢,熊拓可曾因為這層關係放棄攻打我大魏?”說罷,他見羋姜神色一黯,遂又說道:“熊拓並沒有錯,就算是換做我,我也同樣會這樣做。……人情,在國家利益面前,太過於渺小了。”
羋姜低著頭,嘴唇微動,良久,她低聲問道:“倘若秦國能一心一意相助我大魏渡過此劫難,你有幾成把握戰勝諸國聯軍?”
“十成!”趙潤篤定地說道。
見此,羋姜眼眸一亮,正要說話,卻見趙潤又搖了搖頭,平靜地說道:“然而,秦國絕無可能一心一意相助我大魏……”
“哪怕少君出面懇求?”
“呵呵呵,倘若少君出面,能讓秦王一心一意相助我大魏,那就證明,我那位岳丈大人是一位疼愛女兒的好父親,但是,他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趙潤淡淡說道。
見此,羋姜又低下頭,低聲說道:“在這些事上,臣妾不如少君熟悉,陛下不妨與少君說說此事,或許……會有什麼轉機?”
趙潤聞言沉吟了片刻,點頭說道:“我確實要跟少君好好說說此事,但,並未是向秦國求援,此事後患太大,我只希望……少君能穩住秦國,儘可能地隱瞞我大魏尚有三十萬精銳正攻向韓國王都的實情……”
“你的意思是……”羋姜顯然是聽懂了趙潤的意思,心中不禁有些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