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魏宮廷全文免費閱讀> 第194章:步入絕境的韓國【二合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4章:步入絕境的韓國【二合一】 (2 / 5)

在利害一致的前提下,張啟功很快就跟文少伯、陶洪所代表的商人勢力達成了默契,有條不紊地開始打擊韓國的貨幣體系。

在這次行動中,無論是魏國的細作還是天策府左都尉高括手底下的青鴉眾,皆配合張啟功的行動,潛伏韓國境內各郡各縣,釋放謠言,企圖摧毀韓國平民對國家貨幣的信任度。

第一站,即是在鉅鹿城。

此時的鉅鹿城,正忙碌於秋收,本來嘛,韓將樂弈與燕縐見肥城的魏國鎮反軍毫無異動,心中稍微鬆了口氣,以為可以相安無事地度過今年。

沒想到,才剛剛鬆了口氣,城中便爆發了一則謠言,矛頭直指韓國的銅幣——既由韓國朝廷掌控的國家貨幣。

該則謠言的大意很簡單,無非就是說他韓國的銅幣已失去了原本的價值(失去購買力),且薊城朝廷企圖用這種(正在迅速貶值)的國家貨幣,收購平民手中剛剛收成的糧食,試圖將國內大貴族、大世族的損失,轉嫁到平民身上。

一聽到這個謠言,鉅鹿城內的平民頓時譁然。

其實說實話,由當地縣衙所代表的朝廷,來收購該縣的糧食產出,這是歷來很常見的事,也是各國建立在為保障平民利益、調控市場米價,以及有效應對天災人禍的有效策略,其實是一項對各方都非常有力的策略。

可壞就壞在,前段時間韓國為了抗拒魏國商賈的傾銷手段,使出了增鑄銅幣的伎倆,雖然這成功地加劇了魏國商賈的損失,且有效地彌補了韓國國庫的損耗,但這件事被魏國揭破之後,難免還是讓韓國貨幣在國民已經天下人心中信譽,為之大跌。

在這個前提下,韓國朝廷例行採購糧食,稍微經人挑撥,就難免變成了另外一種模樣:即轉嫁損失的手段。

在短短半日內,鉅鹿城內的韓國平民怨聲四起,其中有絕大部分人,拒絕當地縣衙以去年的定價標準來收購他們手中的糧食。

此時,張啟功與北宮玉已經皆由商賈的身份,混入了鉅鹿城內。

當瞧見城內亂騰騰的景象時,北宮玉頗為驚訝,他很意外於城內的平民居然如此簡單就被成功挑唆——他們不應該團結一致,協助國家渡過難關麼?

對此,張啟功微笑著說道:“這就要看當代君主的魅力。君主得民心,則蟻民附之,反之……別以為平民就好糊弄,市井之民,多有小智慧。”

北宮玉聞言看了一眼張啟功,他感覺,張啟功那句「小智慧」,多多少少帶著點諷刺。

事實上正是如此,張啟功口中的「小智慧」,其實指的就是尋常平民「自私自利」、「愛佔小便宜」的特徵。

平心而論,自私自利也談不上是什麼惡,這只是人的本性而已:大多數的人,只有在滿足自己生活所需的情況下,才會有閒情去考慮別人的問題,去做善事。

這無可厚非。

倘若在自己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還有閒心去考慮別人,那這個人,他就是聖人了。

而世上,並沒有那麼多的聖人,更多的還是為了養家餬口、照顧自己一家人而奔波的凡人。

因此,鉅鹿城內的平民、小地主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希望當地縣衙用正在貶值的韓國銅錢、用往年的原價收購他們手中的糧食,這也談不上是什麼大奸大惡的事,只能說人性如此罷了。『注:這裡的人性,是中性詞,並沒有褒貶。』

在張啟功看來,在這種時候,就要看君主的個人魅力了,倘若君主的個人魅力大到能夠讓這些平民放棄‘一己私利’,寧可全家餓著肚子也要支援國家,那麼,他張啟功的詭計就此宣告失敗。

不過就他看來,韓國的君主韓然,民心對其的擁護,應該還達不到這種地步。

“可以叫陶洪他們按計劃行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