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笑地搖了搖頭,趙弘潤將五歲的義子衛雲叫到跟前,詢問他最近學了些什麼。
因為已經跟趙潤這位義父相處了一陣子,衛雲心中倒也不再畏懼、拘束,張口說道:“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趙弘潤愣了愣。
見此,衛雲有些忐忑地問道:“義父,孩兒念地不對嗎?”
“唔……”趙潤遲疑了一下,隨即笑著稱讚衛雲道:“不,你念得很好。”
待衛雲心滿意足地離開,繼續跟兄弟姐妹玩耍的時候,趙弘潤臉上的笑容,稍稍收起了幾分。
長子趙衛與義子衛雲所學的東西,雖說同樣是出自論語,但介子鴟教授趙衛的東西,跟教授衛雲的那卻是截然不同,由此不難推測出,介子鴟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將衛雲這位‘衛君’培養為‘魏臣’。
此後,趙弘潤單獨詢問高括,是否該阻止介子鴟的行為。
高括聞言說道:“陛下,臣倒是覺得,魏臣,未必就不如衛君,臣以為,介子大人此舉好比是未雨綢繆,萬一日後我大魏果真……‘那個’,到時候,太子與衛雲殿下,今時今日的兄弟豈不是要反目成仇?”
“那個?”趙弘潤表情古怪地看著高括。
見此,高括眨了眨眼睛,笑著說道:“陛下,介子大人目前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受他影響,朝中的諸大臣們對此可是興致勃勃……”
『天下共主……麼?』
趙弘潤失笑般搖了搖頭。
的確,這個此前無人敢掛在嘴邊的奢望,確實是有種莫名的誘惑力,尤其是對他魏國的臣子而言——誰不想親眼目睹、甚至親手促成這個霸業,藉此留名於青史呢?
這可是超越歷代先賢的無上榮耀!
“……對了,陛下,鴉五已返回大梁,並帶來了齊楚兩國的近況。”
“……”
趙弘潤的腳步頓了一下,在看了一眼高括後,這才繼續朝前走,口中問道:“楚國打算撤兵了?”
“大概是了。”高括點點頭說道:“自熊拓回壽郢繼承王位之後,楚國的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繼續強攻齊國琅琊郡將近一年,但始終無法攻克。……此後,齊國使者「馮諼」出訪了楚國,齊楚兩國的戰爭,怕是要就此結束了。”
“唔。”
趙潤微微點了點頭。
他與高括的判斷相似——倒不是他覺得楚國無法戰勝齊國,只是這樣做的損失太大,雖然以熊拓舊日的性格,未必不會做出衝動的決定,但不能否認,熊拓在繼承楚王位子後,性格的確改善了許多,更加地謹慎以及注重利益,因此,就算熊拓決定與齊國停止戰爭,趙潤也不覺得奇怪。
點點頭,他略有些感慨地說道:“若齊楚兩國當真言和……那麼,桓虎居功至偉啊!”
他為何這麼說?
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是異軍突起的桓虎擊敗了楚國三天柱之一的上將軍項末,擊退了楚軍,或許魯國早已經被楚國所覆滅,而如此起來,楚國的勢頭便更為兇猛,所謂唇亡齒寒,在魯國覆亡的情況下,齊國就算暫時能夠擋下楚軍,恐怕也難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