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待等搶完了兩縣城外的穀物後,魏公子潤麾下的魏軍終於又有了行動:魏軍拔營向北,前往「冠縣」一帶,至於目的,當然還是搶收這一帶田地裡的稻麥。
不得不說,魏軍的這一番舉措,讓韓國更為困惑。
『難道魏軍缺糧了?』
釐侯韓武實在想不通。
因為在他看來,魏公子潤總不至於在剛剛渡過大河、進入他韓國境內後就陷入了軍隊缺糧的處境吧?——既然魏公子潤決定偷襲他韓國,那麼肯定會叫麾下計程車卒帶足乾糧,就算其糧道如今被鉅鹿守燕縐的水軍截斷,也不可能這麼快就缺糧。
更何況,一旦魏軍真的缺糧,那麼肯定會就此退兵,原路返回,而不是冒險在他們韓國境內搶收稻麥。
『……是為了長期作戰而做準備?』
釐侯韓武感覺自己實在是猜不到魏公子潤的意圖。
然而,就在他疑神疑鬼之際,忽然有一名士卒急匆匆地闖入帥帳,急聲稟報道:“釐侯,剛剛收到的訊息,鉅鹿縣被魏軍攻陷!”
當聽說這個訊息後,釐侯韓武驚地站了起來,滿臉驚愕之色:“巨、鉅鹿?”
隨即,他連忙回頭觀瞧懸掛在他身後的地圖,尋找鉅鹿的位置。
其實就算不尋找,他也曉得鉅鹿縣的位置,因為鉅鹿縣正是鉅鹿守燕縐的治所,在邯鄲東北大概一百五十里的位置。
『為什麼是鉅鹿?』
釐侯韓武著實有些想不明白。
沒過多久,便有士卒前來稟報:“報!魏軍向北移動。”
『向北移動?也就是說去鉅鹿?』
在得知這個訊息後,釐侯韓武皺眉看著張內的地圖,感覺自己完全無法猜測魏公子潤的心思。
他著實沒想到,隱隱已看破他們韓國意圖的魏公子潤,此番並未率軍靠近邯鄲、館陶,但是,卻襲擊了更北方、更深入他韓國腹地的鉅鹿——這算什麼?
再看帳內諸將,似蕩陰侯韓陽等人亦是面面相覷。
直到最後,才有一名韓將勉強笑著說道:“這、這是好事啊,魏公子潤不退反進……什麼的。”
而與此同時,在魏軍全軍向鉅鹿開拔的途中,趙弘潤正在向宗衛長呂牧解釋他為何選擇鉅鹿的原因。
“……不同於邯鄲、武安一帶,鉅鹿,乃是鉅鹿守燕縐的治地,上回「魏韓之戰」,韓軍被南梁王阻擋於大河,寸步難進,有了這前車之鑑,我想此番韓國對我大魏用兵,肯定會將鉅鹿守燕縐的水軍調到我國水域……”
趙弘潤說得沒錯,記得在「五方伐魏戰役」中,在趙弘潤還未率領秦魏聯軍趕回河內郡展開支援的時候,事實上那個時候的韓軍,已經將重兵推到了大河北岸,但因為南梁王趙元佐早早就在大河南岸部署了防禦設施,以至於韓軍幾次強渡大河皆被南梁王趙元佐擋了回去,最終被逼無奈,選擇從衛國地域渡河,開闢出一條通往魏國王都大梁的道路,這才有了韓將司馬尚率軍攻打衛國的那一幕。
或許有人會想,上次「五方伐魏戰役」中,在戰況那般激烈的情況下,韓國都沒有將鉅鹿守燕縐麾下的水軍調往攻打魏國,那麼這次韓國為何會出動水軍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在當初那場戰役期間,齊魏兩國尚未交惡,齊國仍舊是魏國的盟國,因此,當時齊國雖然沒有幫魏國抵禦韓國,但齊將田驁、田武所率領的齊國鉅鹿水軍,卻陳兵於鉅鹿郡的水域內,對韓鉅鹿守燕縐施壓,讓後者不敢調走水軍。
但是這次,齊國與魏國交惡,齊國已經成為韓國的變相盟國,因此,不存在齊國水軍會偷襲韓國鉅鹿郡的情況,因此,考慮到前一次韓國的軍隊被大河天塹所阻擋,始終無法渡過大河真正威脅到魏國的王都大梁,韓國怎麼可能還會棄鉅鹿守燕縐麾下的水軍不用?
在這種情況下,趙弘潤斷定鉅鹿城守備空虛,因此,他派大將伍忌、晏墨二人,前者親率兩千輕騎,後者督領三千步卒,趁夜而動,偷襲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