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韶虎在稍一沉吟後,亦下令出動數百輛武罡車,與韓軍正面交鋒。
只見雙方數百輛武罡車各自排成一列,朝著彼此衝撞而去,最終在中間點碰撞,使得戰場上出現了一道彷彿城牆、彷彿壁壘般的障礙。
隨即,太原韓軍與魏武卒爭相搶奪這道障礙,各自爬上戰車,企圖跨越過去。
而其餘的雙方士卒,則在偶爾兩輛武罡車之間的間隙——在那微不足道的狹隘通道中拼殺,只為攻殺到另外一邊。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太原韓軍那種兵種劃分明確所帶來的優勢了,只見那一隊隊韓軍弩兵們聚集方陣,也不需刻意瞄準,朝著那道由兩軍武罡車構成的障礙東邊射箭即可,反正在那另外一邊,到處都是魏武卒。
好在魏武卒的甲冑厚實,堪堪抵受得住韓軍弩手的箭雨洗禮。
不過整個局面,仍是魏武軍這邊佔據優勢,畢竟魏武卒的實力,由於其嚴格的訓練,比起肅王軍只強不弱,可能他們的經驗並不如肅王軍,但他們那一往無前、捨生忘死的氣勢,卻要比肅王軍更強。
甚至於,讓趙弘潤從這些魏武卒身上,隱隱感覺到了一股氣勢,一股與秦國『黥面卒』類似的氣勢。
然而,魏武卒的優勢,在韓將廉駁騎著戰馬繞過武罡車那道障礙殺到另外一邊時,就難免逐漸地衰弱了。
原因就在於廉駁憑藉著他強大的個人武力,開始狙殺魏武卒的前線將領——伍長、什長這些士官廉駁不屑去對付,他專門挑曲侯、軍侯、偏將這些將官下手。
說白了,廉駁就是看誰騎著高頭大馬,且穿著打扮像一個將領,他就帶著人馬強行衝過去,將那名將官斬於他狼牙刀下。
面對著廉駁這種蠻不講理的戰術,魏武卒中的將官們又驚又懼。
魏武軍嚴明的軍紀,促使那些將官們即便明知不是那韓將的對手,亦咬牙拒不後退,拼死抵擋,寄希望於他自己或者他麾下的魏武卒們,能夠阻止那個氣焰囂張的韓將。
然而,廉駁在個人武力上的強大,完全出乎這些魏武軍將官們的意料,甚至於,廉駁的體力之強,亦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怪物,以至於在短短一刻辰內,被廉駁親手討殺的魏武軍將官們,居然多達十幾人。
當這個訊息傳到韶虎耳中時,韶虎痛心得險些要嘔血。
要知道,魏武軍當中的將官,那可是宗衛羽林軍計程車卒,也就是說,他們與沈彧、衛驕、張驁、李蒙他們是一樣的,只是在考校時略遜色於前者,因此失去了『旁侍於眾皇子』的殊榮。
可較真來說,這些即便是在考核時落選的宗衛羽林郎,也同樣是武藝精湛,且在宗府專門指導下讀過一些兵書的將佐人選,比起肅王軍中某些大字不識的楚國平民出身的將官,魏武軍的將官不知要優秀多少。
而眼下,這些人才前後遭到韓將廉駁的狙擊,這讓韶虎既心痛又憤怒。
但是,此時的韶虎也無能為力,因為他不可下令讓軍中的將官迴避廉駁,否則,似這般示弱的行為,肯定會影響到整個魏武軍——魏武軍可是一支注重氣勢的軍隊。
不知過了多久,廉駁逐漸停止了狙殺魏武軍前線將官的行為,因為在戰場前線的魏武軍將官們,差不多都已被他殺光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太原韓軍逐漸變得強勢起來,非但已能抵住魏武卒的猛烈攻勢,甚至於,居然還出現了反攻的跡象。
而此時,太原守廉駁則突然搖身一變成為指揮型的將領,針對魏武軍在失去前線指揮將官的情況下所出現的漏洞,指揮麾下的太原軍給予痛擊,使得前線魏武軍在失卻指揮變得混亂的的情況下,呈現出潰敗之勢。
見此,韶虎只能再次增派軍隊,畢竟他再不派人增援的話,戰場上的魏武軍先鋒隊多半就要崩潰了。
可讓韶虎暗恨的是,見到他增派的人馬,那位太原守廉駁再次蠢蠢欲動,彷彿是準備再次對那些魏武軍當中的將官們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