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魏宮廷全文免費閱讀> 第1293章:宋地叛軍(二)【補更2/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3章:宋地叛軍(二)【補更2/4】 (2 / 3)

那是在『宋國戰役』下半階段,年輕氣盛的暘城君熊拓被魏王趙元偲所坑,明明雙方約好「平分宋國」,但當時的魏王趙元偲渴望為魏國開疆闢土,一方面以種種理由斷了楚軍的糧草供應,一方面暗中命「碭郡遊馬」斷了楚軍的糧道,導致暘城君熊拓軍糧耗盡,不得不撤回楚西。

這件事,令暘城君熊拓損失慘重,他叔父汝南君熊灝給他留下的家底,幾乎全賠在這場戰爭當中,這使得暘城君熊拓對魏國憎恨萬分,從而對魏國展開了長達十年的報復。

待楚軍撤走之後,宋國大夫「向沮」向宋王力諫,懇請宋王號召全國子民共同抵禦魏軍與南宮垚的叛軍,可惜宋王膽怯,早早就逃到了微山湖一帶,不敢出面。

無奈之下,宋國大夫「向沮」假借宋王的名義,組織了一支軍隊,希望能擊退魏軍與南宮垚的軍隊,畢竟當時的魏國並不算太強大。

但遺憾的是,宋國大夫「向沮」當時遇到的魏軍,乃是魏將司馬安的碭山軍與同為魏將百里跋的浚水軍,哪怕是如今在魏國也屬於一流的精銳。

因此,結局不難猜測,宋國大夫「向沮」兵敗而亡,他組織的義軍,還有支援他抵禦魏軍的北亳軍,幾乎全軍覆沒,而打贏了這場戰爭的魏將司馬安與百里跋,卻攜勝勢,一路殺到了微山湖,嚇得宋王與那些宋國公卿當即乘坐小舟渡湖。

當時為了討好魏將司馬安,初降魏國的南宮垚下令麾下叛軍渡湖追擊,結果嚇得宋王掉落微山湖溺死。

而當時,「向軱」在戰亂中僥倖活了下來,但他的父親與幾位兄弟,皆死在魏軍與南宮垚的叛軍手中。

數日後,「向軱」來到微山湖,看到了橫屍遍地的慘景,又想到他父親「向沮」寧死不屈的信念,遂決定繼承父兄的遺志,組織義軍,繼續與魏軍抗爭。

由於在當時的宋郡內,公卿「向氏」一門已被傳聞為「滿門忠烈」,盡皆死於戰場,「向軱」不希望僥倖未死的自己使「向氏」蒙羞,遂取「宋」為姓名,以公子云的名諱為名,他原本是想假冒宋王之子,號召宋人支援他抗擊魏軍。

沒想到當時卻有人質疑他企圖趁機竊國,因此,「向軱」改變了主意,假稱是宋王的侄子,反正宋國的公卿之子,大多也有王室血脈,他「向軱」,倒也能算是宋王的遠房侄子。

可讓他更沒想到的是,魏軍很快就撤出了宋國。

原因有兩點,第一,楚國得知魏王趙元偲背信棄義、坑害了暘城君熊拓,為此感到非常不滿,儘管仍在跟齊國打仗,但仍令上將軍項末派了一支軍隊陳兵於宋楚邊界,唬地魏國不敢逗留於宋地——畢竟當時的楚國,是擁有同時與兩國開戰的實力的,雖然在與齊國的戰爭中每每失利,但未見得不能戰勝當時的魏國。

至於第二樁事,就是魏國感受到了宋人的骨氣。

當時不止「向軱」,事實上宋郡各地都有義士、豪俠揭竿而起,攻擊魏軍,那時,南宮垚為了討好魏國,對這些義軍血腥鎮壓,殺得魏國都有些發怵,為了不牽扯上濫殺無辜的惡名,魏國朝廷趕緊召回了包括碭山軍、浚水軍在內的魏軍,讓南宮垚治理宋郡。

在這種情況下,向軱,不,應該說是宋雲,他理所當然將矛頭對準了南宮垚,誰讓此時的南宮垚,在宋郡血腥鎮壓反抗,儼然如暴君一般呢。

此後長達十幾年,宋雲領導著「北亳軍」,與南宮垚的「睢陽軍」對抗,這兩支曾經的宋國軍隊,從此成為敵人、不共戴天。

期間,南宮垚有魏國在背後支援,而宋雲,亦有宋郡本土豪紳以及宋墨的支援,彼此誰也奈何不了誰。

在這十幾年裡,南宮垚恨不得將宋雲生吞活剝,而宋雲亦對南宮垚恨得咬牙切齒——畢竟最初倘若南宮垚不倒戈,宋國其實是有機會能夠擊退魏軍的,而如此一來,宋雲的父兄也不至於會戰死在沙場上。

文官公卿戰死於沙場,可作為武將的南宮垚,居然早早就投降了魏國,這讓宋雲如何不恨?

而如今,南宮垚已死,這對於宋雲來說,也算是得償所願,可他絲毫感覺不到欣慰,因為他忽然醒悟,其實南宮垚的存在,這對於宋郡來說,反而是一層保護——有南宮垚在,魏國就不好違背當年的承諾,只能繼續默許宋郡自治。

這不,如今南宮垚一死,魏國就開始磨刀霍霍,準備真正將宋郡納入魏國的國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