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趙弘潤只能發書聯絡南梁王趙元佐,讓其趁機進兵。
沒想到幾日後,南梁王趙元佐很乾脆地讓青鴉眾傳話給他:你只管駐守山陽,少管閒事。
雖然原話並非如此,但仔細琢磨話中的意思,就是這樣。
儘管趙弘潤也明白,南梁王趙元佐這是在跟禹王趙元佲較勁,不希望他參合,但亦忍不住破口大罵——想來,南梁王趙元佐也不會在乎他的怒罵,畢竟他們叔侄二人的關係本來就十分惡劣,若非此番事關國家利益,趙弘潤也不會去管趙元佐的死活。
當日,趙弘潤與秦少君合計了一番,秦少君對南梁王趙元佐的態度感到十分意外。
“聽你三伯的話,似乎就算沒有我方軍隊,他亦能擊退韓軍?”
“你就直呼他南梁王……唔?”
經秦少君這麼一提醒,趙弘潤心中有些驚訝:屢戰屢敗的南梁王趙元佐,何來的底氣不屑於他的援助?
難道是因為寧邑之戰?
想了想,趙弘潤將這個猜測拋之腦後。
雖然他與南梁王趙元佐的關係極其惡劣,但是他也知道,南梁王趙元佐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人,倘若真是因為『寧邑之戰』給予了魏軍反擊的機會,那麼,南梁王趙元佐在回覆趙弘潤時的語氣,絕不會那樣高傲而不屑。
“我在想……韓軍此前不攻且又不退,似乎是顧忌重重,有沒有可能,韓軍是在忌憚你三……唔,忌憚南梁王?”秦少君看了一眼趙弘潤,說道:“會不會南梁王有什麼奇策?”
“他能有什麼奇策?”趙弘潤撇了撇嘴,隨即忽然一愣。
因為他忽然想起,姜鄙的北三軍,至今仍未與韓軍接觸。
皺了皺眉,趙弘潤命宗衛衛驕將一張描繪魏韓兩國大致疆域的地圖取了出來,對照著地圖,猜測著姜鄙所率北三軍的蹤跡。
偷襲邯鄲,這是不切實際的,趙弘潤早已排除。
可問題是,如果不是偷襲邯鄲,還有哪裡能逼韓國就此退兵呢?
在沉思了半響後,趙弘潤的目光,逐漸從地圖上的『上黨郡』,逐漸移向『太原郡』、『雁門郡』、『代郡』。
“姜鄙去了太原!”
驚呼一聲,縱使是趙弘潤亦感覺頭皮發麻。
因為若是他所料不差,那麼,南梁王趙元佐這招奇策,實在是太狠毒了,狠毒到很有可能令韓國陷入一場因為異族入侵引起的禍亂。
待等到三月下旬,『魏將姜鄙率數萬軍隊偷襲太原、雁門』的訊息,終於傳到了韓國王都邯鄲。
得知此事後,釐侯韓武大驚失色,當即火速派人將這個緊急軍情告知身在前線的康公韓虎。
兩日後,身在汲縣的康公韓虎收到了來自邯鄲的十萬火急急信,在看到信中內容後嚇得額頭冷汗直冒。
儘管這些年來,康公韓虎的私心與日俱增,但有一點是無法否認的,那就是國家在他心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