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秦國的兩位丞相,即負責秦國外事(戰爭)的大庶長『趙冉』,以及負責秦國內治的左庶長衛鞅。
對於衛鞅,渭陽君嬴華不會陌生,而對於趙冉,他就更不會陌生了。
因為趙冉乃是數百年隴西姬姓趙氏遠遷中原時,路經秦國與秦人聯姻、並最終選擇留在秦國的那幾支姬姓趙氏族人,從宗譜上來說,這支趙氏在血緣上更接近魏國的趙氏,比『繇諸君趙勝』那三支隴西趙氏還要近。
當然了,這只是從血緣上來講,至於情分嘛,秦國的姬姓趙氏,與魏國的姬姓趙氏,幾乎已沒有什麼宗族感情,他們早已融入了秦國,成為了秦國的王公貴族,作為一名秦人,為秦國的利益考慮。
“阿華,最近義渠那邊有什麼動靜麼?”待等坐回王位後,秦王囘笑著問道。
渭陽君嬴華看了一眼趙冉與衛鞅,拱手說道:“回稟大王,今歲夏至之時,義渠羌戎有舊君亡故、新王等位,故因此引起內亂……不久前,外臣曾命人稟達咸陽,希望趁其內亂,掃除義渠,然而,咸陽拒絕了臣的建議。”
聽聞此言,大庶長趙冉抬頭看向渭陽君嬴華,平靜地說道:“渭陽君見諒,義渠不過是疥癬之疾,中原的魏國,才是阻擋我大秦踏足中原的強敵,數月前魏國頻生內亂,自然要趁其虛弱之際,出兵擊敗這個強敵,掃清我大秦踏足中原的道路……”
渭陽君贏華聞言嗤笑道:“我怎麼聽說,魏軍反而在我大秦境內?”
聽著渭陽君嬴華直截了當的譏諷,趙冉面色有些難看,在心中暗罵了武信侯公孫起幾句。
原因就在於,武信侯公孫起更是他推薦為主帥的,他原以為依武信侯公孫起的本領,足以擊敗魏公子潤——最起碼在魏公子潤面前不至於吃虧。
可誰曾想到,魏公子潤居然甩掉了武信侯公孫起,神乎其神地率領近十萬大軍奔襲了秦國本土。
“阿華。”見趙冉面色難看,秦王囘示意渭陽君嬴華少說兩句。
平心而論,渭陽君嬴華與大庶長趙冉並沒有仇怨,只是兩人的政見不同:渭陽君嬴華長久鎮守渭陽,十分警惕義渠羌戎,因此迫切希望他秦國趁義渠虛弱,掃除這股威脅;但大庶長趙冉則堅持認為,必須趁魏國虛弱,進一步削弱魏國,方便日後他秦國踏足富饒的中原。
刨除這一點,事實上兩人曾經私交還是蠻不錯的,畢竟都是秦國延續數百年的王公貴族。
見話題已扯到魏國這邊,秦王囘乾脆也不跟渭陽君嬴華扯別的,在斟酌了一番後,沉聲說道:“阿華,進攻魏國的事,是寡人決定的,你也就莫要責怪趙冉了。……事實上,趙冉說得沒錯,魏國才是我大秦踏足中原的最大阻礙。”說著,他見渭陽君嬴華露出幾分不服之色,遂說道:“魏公子潤當年覆滅我大秦二十萬兵士,你口中的義渠,辦得到麼?”
渭陽君嬴華聞言一愣,啞口無言。
他必須承認,就算他再警惕義渠,但事實上義渠的威脅的確不如魏國來的大,至少,義渠羌戎九成是沒辦法透過一場戰爭,讓他秦國減員二十萬青壯之士。
“魏國才是強敵,不設法掃除這個強敵,我大秦哪怕再過幾十年,也無法踏足中原……”說到這裡,秦王囘看了一眼渭陽君嬴華,繼續說道:“我大秦固然人才濟濟,可魏國亦毫不遜色,眼下,單單一個魏公子潤,就讓我等如臨大敵……阿華,你要知道,我大秦正值生死存亡之際!”
渭陽君嬴華聞言一愣,不解地看著秦王囘。
他心說,不就是被魏公子潤攻陷了三四座城池麼,怎麼說得我大秦要亡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