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糧草運輸路線的中轉站,盧氏根本不需要駐紮太多的軍隊,因為三川草原上幾乎已沒有能威脅到魏軍的敵方勢力——函谷的秦軍、雒南的羯部落、伊川的羚部落,不都被魏軍牽制住了麼?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秦將王戩率軍攻打雒城,也無法撼動趙弘潤原本的戰略部署。
可偏偏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變故,秦將王戩不偷襲雒城,反而偷襲伊山,這個舉動,讓趙弘潤派祿巴隆率領軍隊到雒城阻擊王戩軍的戰術安排非但沒有達成,然而被王戩打了一個時間差,在祿巴隆“收網”前,逃離了魏軍的圍剿——按照趙弘潤的安排,祿巴隆本是要負責將王戩軍驅趕回函谷,與商水軍一同對這支秦軍兩面夾擊的。
兵力的浪費尚在其次,最關鍵的在於,祿巴隆那邊可能還不知秦將王戩已經逃離捕網,而身在伊川的鄢陵軍主將屈塍,恐怕也不會想到身背後有一支正準備伺機偷襲他的秦軍,誤以為這一帶已經被他們魏軍佔領,這才是最要命的!
“殿下有何打算?”
商水軍主將伍忌將目光投向趙弘潤。
趙弘潤沉吟了片刻,沉聲說道:“目前擺在我軍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其一,強攻函谷,只要我軍拿下函谷這邊的秦軍主力,此戰便算分出勝負,就算王戩部聯合羚部落圍困司馬安大將軍,也無法扭轉敗局……這是最快的。”
“但恐怕函谷秦軍不會給我軍這個機會啊。”老將翟璜輕吐一口氣,皺著眉頭說道:“觀函谷秦軍的態度,他們顯然是打算死守了,此番我軍也沒帶著投石車以及猛火油,想要強攻函山,很難。”
“為何不借助青鴉眾呢?”南門遲插嘴道:“以青鴉眾的實力,完全可以潛上函山秦軍的營寨。”
趙弘潤聞言仔細思忖了片刻,隨即搖了搖頭。
不可否認,青鴉眾是配合襲城的好手,但問題是,秦軍在函山上建造了連綿十幾裡的連營,數量不多的青鴉眾,實際上起不到關鍵性的作用——這跟攻打城池不同。
若是攻打城池,青鴉眾潛入城內開啟城門,將早已埋伏在城外的魏軍騎兵放入城內,可能轉眼之間,這座城池就會落入魏軍手中;但攻打建在山上的秦營,光是魏軍爬山的工夫,就足以秦軍反應過來,及時做好防備,在這種情況下襲營,就已經失去了『裡應外合』意義了。
甚至於,提前一步行動的青鴉眾,還會暴露魏軍即將夜襲的行動。
更要緊的是,秦軍主帥武信侯公孫起會料想不到麼?
所以說,強攻函谷不現實,因此,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回援。
回援盧氏。
“回援?”
聽聞此言,雖不出意外,但翟璜仍有些擔心,忍不住提醒道:“殿下,若我軍回援,秦軍必定出關追擊……”
話音剛落,就聽趙弘潤眯著眼睛說道:“那也無妨,正好我設下伏兵,殺他一回。”
說罷,趙弘潤壓低聲音,對帳內諸將安排任務。
次日巳時,像前一天那樣,秦少君站在山上的眺望塔,神色複雜地看著山下平地上的魏軍營寨。
確切地說,他是看著那面迎風招展的『魏、肅王』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