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趙元偲沉思了片刻,握著拳頭正色說道:“重新訓練一支不亞於魏武軍的軍隊,我為主帥、你為先鋒,向韓國討回『上黨之戰』的屈辱!”
提起『上黨之戰』,兄弟三人的面色就有些凝重,因為這場戰役中,魏人的驕傲『魏武軍』,在上黨全軍覆沒,數萬魏國的英勇男兒,皆喪生在韓國可怕的鐵騎之下。
“要是當初父皇聽從『蕭老將軍』的建議就好了。”趙元佲長長嘆了口氣。
他口中的『蕭老將軍』,即是南燕侯蕭彥。
記得在『上黨戰役』前,已年高六旬南燕侯蕭彥,竭力勸阻魏王趙慷與韓國交兵,因為他說,韓國效仿草原民族組建了一支騎兵,虛實尚不明瞭,不易貿然應戰。
然而,魏王趙慷盲目自信於魏武軍,斥責南燕侯蕭彥年邁怯戰,後者羞憤離城,返回南燕。
隨後,魏王趙慷依然下令魏武軍與韓國新銳兵種騎兵交戰,南燕侯蕭彥卻被魏王趙慷羞辱,但仍心繫國家,遂派長子蕭博遠率領南燕軍趕往上黨,援護魏武軍。
沒想到,蕭博遠率領的南燕軍還未抵達上黨,就得到訊息,說魏武軍在上黨郡境內那平坦寬廣的戰場上,被韓國騎兵打得全軍覆沒。
聽聞此事後,蕭博遠一邊派人回稟大梁,一邊派人通知其父。
在得知此後,南燕侯蕭彥氣怒攻心,在家中大叫『天亡大魏』,吐血昏厥,救醒後沒過幾日,便鬱郁而亡,以至於繼魏武軍全軍覆沒之後,魏國又損失了一位名帥。
事後,魏王趙慷意識到自己的過失,但並不肯承認錯誤,只是派人安撫南燕蕭氏,讓南燕侯蕭彥的兒子蕭博遠繼承侯位,操練兵馬,守護北疆,謹防韓人繼續進犯。
“慎言!”
趙元偲瞥了一眼趙元佲,提醒道。
他很清楚,他們的父皇趙慷一直對『上黨戰敗』耿耿於懷,不允許任何人提起此事,倘若趙元佲的話被他們的父皇聽到,就算是親兒子,恐怕也逃不過一頓懲戒。
不過話雖如此,但趙元偲心中亦覺得萬分遺憾,畢竟南燕後蕭彥這位老將,那可是他們魏國的北方屏障,相比較這位老將軍,其子蕭博遠並不能說虎父犬子,但比起其父蕭彥,蕭博遠的確是差了不少。
“四王兄,你覺得陽武軍如何?”趙元佲冷不丁問道。
陽武軍,是上黨戰役慘敗、魏武軍全軍覆沒之後由魏王趙慷親自組建的一支軍隊,為此,朝廷還不惜花費巨資在中陽與原陽的交界築造了一座軍鎮城池——陽武城。
而三十幾年後,陽武城又有了另外一個稱呼,中陽獵宮。
“陽武軍?”
趙元偲看了一眼趙元佲,心中有些不以為意。
陽武軍,是他們父皇趙慷在前年新組建的,當時,他們的父皇信心百倍要打造一支不遜色魏武軍的強大軍隊,因此還引起了朝廷的強烈反對——堂堂君王,居然親自訓練軍隊,成何體統?
然而,才三個月,趙慷便受不了操練士卒的辛苦,灰溜溜地返回了大梁。
因此但凡是聰明人,都不會在趙慷面前提起陽武軍,畢竟這是那位魏國君王半途而廢的最好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