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魏宮廷全文免費閱讀> 第1095章:久違的日常(一點五)『加更17/27』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95章:久違的日常(一點五)『加更17/27』 (2 / 3)

倒不是說趙弘禮笑得很虛假,反過來說,趙弘禮的笑容很坦率,但恰恰是這樣讓趙弘潤感到不自在,因為他忽然感覺,他有些不認得這個長皇兄了。

當初的東宮太子趙弘禮,那可是一個趾高氣揚的人,雖說心性不算壞,但胸襟著實談不上寬廣,有點小心眼,可這次見到的趙弘禮,彷彿胸襟一下子就增大了許多,讓趙弘潤暗暗感到咋舌——難道那一年的自省,果真能讓一個人發生這樣顯著的改變?

待仔細思忖之後,趙弘潤最終還是將趙弘禮的轉變,歸功於其幕僚駱璸。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趙弘禮自我禁足在其府邸裡時,每日與駱璸唸書寫字、修身養性,自然會有所改變,畢竟駱璸那可是就連趙弘潤敬重三分的謙謙君子。

按照冠禮,需要三位長輩或者貴賓來給趙弘潤戴冠,總共戴上三回,每回戴上之後,還要由那位長輩或者貴賓嘉勉幾句,大抵授予他『治人』、『治國』、『祭祖』的權利。

治人指是管理下人,也就是說,從這一刻起,趙弘潤等同於成為了『肅王(肅氏)』這一支類似家主的角色,而沈彧、衛驕等宗衛們,也不再單單只是保護他的宗衛,而是他的家臣。

雖然彼此關係並沒有變化,但意義出現了不同。

而『治國』,指的即是效力於國家的意思。

這一點,對於趙弘潤來說意義不大了,畢竟他當初年僅十四歲時就已率軍出征為國效率,而如今更是名滿天下。

但是按照祖制來說,貴族子弟只有年至弱冠之齡後,才能有資格效忠國家,大概是類似『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除了趙弘潤、趙弘宣這對兄弟外,趙氏對於其他的宗族子弟還是比較嚴格的。

打個比方說,無論是長皇子趙弘禮、雍王弘譽、襄王弘璟、燕王弘疆、慶王弘信,這些位趙弘潤的兄長真正為國效力時,皆是在二十年之後,而趙弘潤的堂兄,比如儼王爺的長子趙弘旻,他在宗府任職也是在冠禮之後。

再比如趙弘潤的七王兄、熙王趙弘殷,他在年滿十五搬離皇宮闢府之後,就閒在府上。

祖制如此。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比如趙弘潤,由於他在十四歲時就率軍出征打敗了楚國暘城君熊拓的十六萬大軍,魏天子與宗府在這一點上就對他放寬了許多。

至於趙弘潤的弟弟桓王趙弘宣,則情況又有些特殊,他是因為被當時尚且是東宮太子的趙弘禮推薦,否則,趙弘宣還能過五年王室貴胄的悠哉生活,直到滿二十歲後,才有機會參與國事,根本無可能在年紀還不滿弱冠的情況下,就執掌像北一軍這樣十萬人編制的軍隊。

說白了,這是長皇子趙弘禮讓給趙弘宣的機會。

當時,給他戴冠的三人,分別是三叔公趙來峪、成陵王趙燊,以及趙弘潤的一位岳父——烏娜的生父,川雒聯盟的族長之一,青羊部落的大族長阿穆圖。

趙弘潤最希望給他戴冠的長輩,六王叔趙元俼,不知什麼原因,笑著擺擺手,婉言推辭了此事,以至於被成陵王趙燊搶了去。

對此,趙弘潤深感遺憾,畢竟在他心目中,六王叔趙元俼的形象等同於父親,儘管近些年來,他逐漸瞭解了親生父親魏天子趙元偲,父子關係逐漸變得親密,但這份親密,仍舊無法超越他與六王叔趙元俼的感情。

就像小孩子憧憬自己的父親一樣,當初不受魏天子寵愛時,趙弘潤所憧憬的,便是六王叔趙元俼,六叔的灑脫豪爽、六叔的玩世不恭、六叔的賓朋遍及天下,都深深地吸引著趙弘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