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潤公子有心助我大韓驅逐林胡?”康公韓虎狐疑地問道。
聽聞此言,趙弘潤搖搖頭,笑著說道:“非是協助貴國,而是自助。……以韓之強,尚不能驅逐林胡,可想而知林胡之強。與這等惡鄰為伴,本王寢食難安,當先下手為強,逐其於我大魏臥榻之側。”
聽聞此言,釐侯韓武、康公韓虎等帳內諸韓人皆思考起來,縱使是太原守廉駁,此刻亦放下酒碗,側耳聽著這邊。
魏軍之強,透過這次的戰爭已得到驗證,倘若能把魏軍拉到共同對付林胡的戰車上,這對於韓國而言,是極為有利的。
而且,其中更具操作性——韓國既可以與魏國聯手去攻打林胡,分佔後者的土地,也可以透過林胡佔領的地盤,去誘使魏國進攻林胡,從而大幅度降低林胡對韓國的威脅。
比如說,在東胡對韓國的威脅更大的情況下,韓國就可以這樣操作,不至於像往年那樣,既要守備東胡,又要守備林胡,兩頭難以兼顧。
唯一的顧慮是,這樣一來,魏國崛起的勢頭就難以遏制了,尤其是在佔領了林胡的地盤後,魏國將擁有不計其數的戰馬。
雖說韓國曾經對魏國騎兵嗤之以鼻,可此番在見識過『商水遊馬魏騎』的威力後,誰還敢小覷魏國騎兵?
但是話說回來,這個建議對韓國亦有極大的好處。
因為只要將魏國綁上共同對付林胡的戰車,韓國就能專心去對付東胡。
相信在魏韓攜手的情況下,林胡與東胡終將難以避免或滅亡、或被驅逐的命運,問題就在於,魏國與韓國誰的動作更快。
倘若韓國先覆滅東胡、震懾樓煩,那麼,韓國北疆將再無後顧之憂,日後可以全力問鼎中原之事;反過來說,倘若魏國提前一步覆滅林胡,那韓國的處境都要尷尬了。
到時候魏國會不會撕毀協議,那可只有天知地知了。
但不管怎樣,這項建議對於韓國而言,的確是一樁讓韓國無法拒絕的提議。
這不,縱使是雁門守李睦、上谷守馬奢、太原守廉駁以及蕩陰侯韓陽,此刻亦在微微點頭,顯然是支援這項提議的。
這不奇怪,在『親中原而遠狄戎』的時代,異族永遠是中原各國聯合一致打擊的物件,誰讓他們不肯接受中原文化呢?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在這種情況下,帳內諸多韓人對進攻河西這件事,已稍稍有些興致。
雖然他們都清楚,趙弘潤故意說出這番話,就是為了讓他們別出工不出力,但不可否認,趙弘潤有一句話說到了重點:一旦魏國取得了河西之地,勢必將與林胡接壤,到時候就算魏國不攻打林胡,林胡也勢必會進犯魏國。
因此,韓方根本不擔心魏國撕毀今日的協議,畢竟林胡是一條養不熟的惡狼,倘若魏國想用懷柔的手段交好林胡,那麼遲早會被這頭惡狼狠狠咬下一塊肉。
於是乎,局面逐漸明朗,帳內的氣氛也逐漸恢復如常,雙方真正地開始商討起『攻略河西』的事宜。
河西,它並非是一個郡,而是泛指大河『幾』字走向中右邊那段河流西側的土地,與河東郡隔河而對,因此稱河西。『注:不是指整個河套地區,目前居住在河套地區北部的,即是文中的林胡、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