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此,趙弘潤與韓王然皆不感到意外,畢竟嚴譽、審蜚那兩位士大夫明顯只是一個傳聲筒,真正能拍板此事的,還得是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總算是同為三權臣的莊公韓庚,都不如前兩位有權勢。
當時,趙弘潤哈哈一笑,便接受了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二人提出的懇求:他倆希望在邯鄲城外約見。
於是乎,趙弘潤將會見的地點選擇在高牆外大約三里處的一條河流河畔,並提議:為了雙方安全考慮,只允許攜帶不超過二十人的護衛。
對此,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欣然接受。
八月初六,趙弘潤與大將軍韶虎帶著眾宗衛以及韓王然與蕩陰侯韓陽、韓使嚴譽三人,提早一步在約定地點扎下帳篷,靜等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的來到。
在等候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到來的時候,韓王然心中砰砰直跳。
此刻他心底忽然泛起一個非常誘人的念頭:高牆魏軍據此僅三里地,倘若魏公子潤下令擒拿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他豈非可以立刻重奪王權?
正因為這樣,他有些不受控制地用炙熱的目光看向趙弘潤。
但是在暗自深吸了幾口氣後,韓王然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原因有三。
其一,韓王然心中清楚,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別看都是將領出身,但事實上都是極為小心謹慎的人,此番會見魏公子潤,必定會有所防範。
其二,縱使在這裡擒拿了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他也不可能真正執掌韓國,反而會為此背上一個『私通外人陷害本國要臣』的汙名。
其三,魏公子潤是否願意為他揹負『背信棄義』的汙名呢?畢竟此番釐侯韓武與康公前來,魏公子潤可是承認的,倘若其倘若他設下埋伏擒拿二人,豈不是將名譽都糟蹋了。
想到這種種,韓王然眼眸中的炙熱逐漸褪去。
然而,他的神態,皆落在趙弘潤的眼裡。
其實趙弘潤也想過這一點:是否有可能趁此機會擒下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二人,扶持韓王然奪回王權。
但是仔細想想,他覺得此事對他弊大於利。
暫且不說他為此得揹負『背信棄義』的汙名,再者,他並不認為這麼快就助韓王然奪回王權,這對於魏國而言是一件好事。
道理很簡單,因為魏國還未做好介入韓國內事的準備。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韓王然這麼快就擺正心態,趙弘潤還是感覺有些意外的。
不知過了多久,宗衛呂牧撩帳走入,抱拳對趙弘潤說道:“公子,韓國的釐侯與康公到了。”
見此,趙弘潤與韓王然站起身來,遂出帳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