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暴鳶這邊會被靳黈、馮頲、司馬尚、蕩陰侯韓陽等諸多將領牽制住。『注:抱歉,前文出現了一個BUG,作者曾把司馬尚也認定為北原十豪,結果後面忘了。唔,那就這樣,把司馬尚看做是北原十豪的候補吧,反正初代北原十豪最後死走逃亡,剩不下幾個,就連樂成都沒入圍呢,不怕。』
至於李睦與馬奢這兩位邊關守將起兵勤王,那雁門郡、上谷郡怎麼辦?
萬一他倆引兵攻打邯鄲,導致林胡、東胡、匈奴趁虛而入怎麼辦?
再說了,韓國邊疆尚有『代郡守劇辛』、『漁陽守秦開』、『北燕守樂弈』,一旦雁門軍與上谷軍決定回邯鄲勤王,那麼,這三支軍隊後腳就可以抄了李睦與馬奢的駐地。
再加上到時候邯鄲這邊立馬宣佈李睦、馬奢二人謀逆造反,到時候,李睦、馬奢空有幾萬精兵,可既沒有糧餉,又沒有大義,自身都難保,更何況是給韓王然報仇。
因此,倘若果真發生這樣的是,李睦與馬奢二人唯有可能的選擇,就是死保韓王然的世子韓安。
但其實這個選擇不過是求個心安,類似於鴕鳥心態而已——若釐侯韓武果真能下狠心殺掉從小與他一起長大的弟弟韓王然,難道會容得下弟弟的世子韓安,立後者為儲君?
怎麼可能!
韓王然一死,韓王妃與世子肯定完蛋,就算多苟活兩年,充其量也不過是釐侯韓武、康公韓虎等人為了掩人耳目罷了。
其實話說回來,這樣的結果,魏國也是有利的,畢竟韓王然一死,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之間的矛盾立馬白熱化,儼然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
至於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暗中支援韓王然。
以如今韓王然的地位,他想要重新奪回王權,十分艱難,因此,趙弘潤倒也不擔心韓王然在得勢後恩將仇報。
其實這兩個選擇,大致結果是相同的,唯一的區別在於,倘若趙弘潤支援韓王然的話,他魏國日後或有機會打著『大義』旗號干涉韓國國內,因為韓王然為了得到魏國的支援奪回王位,肯定會認可魏軍的大義,韓國君王給予的大義名分,這在韓人眼裡,可要比釐侯韓武、康公韓虎等人管用地多。
至於韓王然日後會不會恩將仇報,趙弘潤其實並不擔心——倘若韓王然果真是在魏國的幫助才重新奪回權柄,那麼,只要魏國將這件事公佈於天下,韓王然日後是絕對不敢公然做出有損魏國利益的事的,否則,天下人將會指責韓王然背信棄義、恩將仇報,韓國的名譽將大大受損。
因此,在理清思緒後,趙弘潤決定暗中支援韓王然。
原因有三:
其一,予人恩惠,雪中送炭遠勝錦上添花。
在眼下的韓國,康公韓虎未見得沒有與釐侯韓武一戰之力,因此,就算趙弘潤想要資助康公韓虎,康公韓虎也見得會搭理,因為康公韓虎並不迫切。
但韓王然就不同,他此刻的地位岌岌可危,雖心中知道暴鳶、李睦、馬奢三人支援他,卻不敢與其聯絡,也就是說,幾乎沒有什麼勢力班底可言。
因此,若能得到魏國的支援,哪怕他也清楚日後要付出怎樣的代價作為回報,亦甘之如飴——今日若不能保,何況日後?
其二,維持王權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