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憑藉軍功,那就簡單多了,只要在戰場上殺死一名敵軍,憑藉對方的頭顱,就能得到『公士』的職爵,而若是積累殺死了十名敵軍,就能獲得『上造』職爵。
看似容易,其實卻不知有多少人在拼搏『上造』這一級職爵的期間,死在了戰場上。
起初的時候,隴西魏氏與秦國還互有勝負,但是在十幾年前,秦國突然有所改變。
他們推出了新的國法,不再限制處在國家底層的賤民,允許賤民憑藉軍功,獲得『庶民』的地位,甚至是更勝一籌,獲得爵位。
簡單地說,只要某名賤民足夠強悍,能在戰場上殺死許許多多的敵人,理論上他可以一直提高職爵,成為『庶長(一軍之將)』、『駟車庶長(戰車部隊將軍)』、『大庶長(統帥)』,甚至於到最後,封侯稱君。
這個改變,使得秦國的軍勢一下子變得迅猛起來,以至於隴西魏氏節節敗退,加速了國家的衰敗。
『憑軍功獲得地位……』
趙弘潤琢磨著繇諸君趙勝的講述,隱隱感覺秦國的這套改革模式,似乎有些借鑑中原的意思,只不過中原國家更加完善,除了軍功外,靠讀書寫字也能改變該人的社會地位;而秦國那邊,只是採用了其中的一種。
“是何人,讓秦國發生了這樣的改變?”趙弘潤好奇地問道。
繇諸君趙勝沉默了片刻,隨即語氣複雜地說出一個人名:“衛鞅。”
『衛國人?』
趙弘潤一臉驚訝的表情。
彷彿是猜到了趙弘潤的心思,繇諸君趙勝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此人並非是秦人,不知為何流落到秦國,並且得到了重用。……我隴西淪落到如今地步,此人功不可沒。”
『……人家秦國變法改革,而你們隴西還在原地踏步,死守著舊的傳統,這怪誰?』
趙弘潤看了一眼繇諸君趙勝,最終沒有將心裡話說出來。
畢竟他也已經意識到,繇諸君趙勝雖然在隴西魏氏地位不低,但並不能左右隴西魏國的國策。
『……不幸言中。看來烏邊部落的族長切拉爾赫說得沒錯,已經變法改革後的秦國,正走在一條對外擴張的道路上,就好比當年的我趙氏魏人。這個時候與秦為敵,恐怕……』
趙弘潤微微皺了皺眉頭。
他大致可以猜測地到,那個叫做衛鞅的人使得整個秦國變成了一架戰爭機器:海量的賤民需要軍功擺脫奴隸地位,而秦國則需要更多的賤民來取代前者所留下的空缺,除此以外,更多的秦人也希望藉助軍功取得更高的職爵,因此毫不誇張地說,秦國正渴望著戰爭!
源源不斷的戰爭!
瘋狂地對外擴張!
若單單如此,還不至於讓趙弘潤膽戰心驚,更關鍵的是,衛鞅的變法,使得整個秦國的有志男兒都在渴望戰爭,這就比較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