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利有弊,無法避免。
“南門將軍瞭解熊吾麼?”望著澮河南岸那正在逐漸聚集的固陵軍,趙弘潤隨口詢問南門陽道。
南門陽愣了一下,隨即老老實實地說道:“回稟殿下,熊吾公……唔,熊吾此人,末將僅僅得知他乃楚後所生,其餘不大清楚。”說著,他好似忽然想到了什麼,連忙又補充道:“對了,肅王殿下可莫要小覷熊吾麾下兵將,據末將所知,熊吾乃是『季連氏』鼎力支援的公子,他軍中有好些『季連氏』一系的將領,比如季琮,他的堂弟季竑就在熊吾身邊受到重用。”
聽聞此言,宗衛長衛驕不解問道:“季琮,顧名思義,此人不應該是出身季氏麼?”
聽了衛驕的話,南門陽笑著解釋起來。
原來,季連氏亦出自羋姓,乃初代楚王同胞手足的姓氏,而傳承到如今,羋姓季連氏早已發展成為一個絕不亞於羋姓熊氏的龐大家族。
這個家族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數次分家,因此,出現了季氏、連氏、黃氏等許多分支。
嚴格來說,季氏、連氏、黃氏這些分支,都被視為是季連氏的族人,彼此有著同宗之情。
“你們楚國的命名方式……”
衛驕搖了搖頭,反正他是無法理解楚國這邊的習俗:居然將作為宗家的季連氏的氏稱拆開,給分家的人用,這算什麼?
南門陽聞言微微一笑,也不見怪,畢竟各國都有各國的習俗,說實話,他還不能理解魏國那邊的習俗咧。
『季連氏……』
趙弘潤微微皺眉思忖著,他忽然想起了當年與他還有熊拓一同簽訂《楚魏停戰正陽和約》的那位楚國士大夫,黃砷。
此人就是季連氏分家黃氏一脈的子弟,在趙弘潤看來,是一位非常出色卻睿智的楚國貴族。
既然季連氏支援固陵君熊吾,為何黃砷卻默許熊拓坑害熊吾呢?
想了半天想不出頭緒,趙弘潤感覺頭昏腦漲,因為楚國這邊的氏稱實在是太亂了,除非對照族譜,否則,怎麼理也理不順。
總而言之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那位黃砷,他不怎麼像是支援固陵君熊吾的人。
見趙弘潤皺著眉頭眺望著澮河對岸,沒有再言語,南門陽也識趣地不再說話,不過當他的目光看到澮河上那座浮橋時,他忍不住眼角一陣抽搐,小聲詢問道:“肅王殿下,那座浮橋……”
“無妨。”
趙弘潤淡淡說道。
南門陽所指的那座浮橋,即前些日子魏軍渡過澮河時的三座浮橋之一。
那三座浮橋,一座被楚國的澮河水軍用戰船撞毀了,還有一座,在鄢陵軍與商水軍渡過澮河後,被趙弘潤故意命人搗毀,唯獨剩下最後的這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