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烏兀的透露,羯角部落的『部落戰士』與『奴隸軍』,完全就是兩支能力有如天壤之別的軍隊。
前者是由部落中英勇的勇士組成,皆是些弓馬嫻熟的戰士。
這些人,往往一個人配置三匹馬,一匹馬馱著輜重、口糧,另外兩匹交換騎乘,可一日趕路數百里。
這是遊牧民族騎兵標準的配置。
而魏國作為一個農耕國家,騎兵的數量遠遠不及對方,並且,軍中的騎兵也並未奢侈到一個人配置複數戰馬的地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烏兀提醒魏軍莫要妄想去偷襲羯族人,因為要偷襲遊牧民族的騎兵,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一旦偷襲不成,派出去的軍隊就會被羯族騎兵拖死。
哪怕是同樣作為騎兵,亦會被配置有三匹戰馬的羯族騎兵拖死。
但這只是羯族人的騎兵,至於那些奴隸軍,就根本沒有這種待遇了。
羯族人的奴隸軍,全身上下唯一的裝備,就只有一根長槍,甚至於有時候,奴隸們往往握著削尖的木棍衝上戰場,畢竟他們只是羯族人眼裡作為炮灰的消耗品,根本不需要裝備太多太好的武器。
因此,當羯族人的騎兵們牽著三匹戰馬優哉遊哉地前進時,那些奴隸軍,卻要憑藉著雙腿來趕路。甚至於,保不定還是在半飢半飽的狀態用雙腿趕路。
這就意味著,羯族騎兵與奴隸軍的行軍速度,有著極大的差距。
若在平時,那些羯族騎兵們或許會遠遠跟在奴隸軍身後,優哉遊哉慢慢地趕路。
可如今,在碭山軍故意示弱,營造出『不戰而退』局面的如今,那些羯族的騎兵,會不會為了追趕他們碭山軍,而撇下奴隸軍,加快追趕呢?
而這,恰恰就是趙弘潤與司馬安所希望的。
只要沒有那二十餘萬奴隸軍攪局,司馬安以及他麾下的碭山軍,根本不懼那些所謂『部落勇士』的羯族人騎兵。
如此過了數日,轉眼便到了八月四日。
『注:上一章時間表記錯了,羯角部落出兵應該是“七月底”而不是“八月底”,實在抱歉。』
在這一日,碭山軍派出去搜尋商水軍的騎兵,已成功找到了後者的位置。同時,不但將趙弘潤親筆所寫的書信交給了商水軍掌兵大將伍忌,而且伍忌還託信使帶回了口訊。
“伍忌將軍託小人回覆殿下,他說,『謹遵肅王殿下帥令,末將會小心戒備。』”
充當信使的碭山軍騎兵抱拳言道。
聽聞此言,司馬安皺眉問道:“伍忌將軍只叫你傳來口訊?沒有親筆回書?”
倒不是不相信自己麾下的騎兵,他只是覺得很奇怪罷了,畢竟按理來說,伍忌應該親筆寫一封回信才對。
『回信?那也要伍忌認得字啊……』
趙弘潤暗自苦笑了幾聲。
是的,堂堂商水軍掌兵大將,伍忌頗為勇武,但,由於出身楚國貧寒農戶的他,並不識字,就連楚國的文字都難得認得幾個,更別說魏國的文字了。
順便提及一句,趙弘潤寫給伍忌的書信,實際上是用楚篆寫的。畢竟,就算伍忌認不全幾個楚國篆字,但他賬內的將軍們,他的親衛們,總會有識字的。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換做魏篆的話,恐怕伍忌那幫人就全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