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哥準備長住在齊國,說實話,我不大認可。”面對著信任的宗衛,趙弘潤終於說出了他心中的真實想法。
而對此,種招只能勸自家殿下往好的方面想,畢竟他只是趙弘潤身邊的宗衛,並沒有立場、也沒有資格去評價其他皇子殿下的決定,似六皇子睿王趙弘昭的決定,也只有其身邊的宗衛。似費崴等人才有資格去勸說或者提出建議。
“算了,你去歇息吧,我在這坐會。”
“是,殿下。”
種招披著外衣到自己小榻歇息去了。留下趙弘潤獨自一人坐在外屋的書桌後。
針對冶造局的營生問題,說白了就是給冶造局想一個賺錢的法子,利用冶造局內眾工匠們精湛的工藝,賺取提高司署內官員與工匠們的待遇,同時,賺取用於研究新工藝的經費。
畢竟。趙弘潤已使冶造局脫離了工部,更私下建造了錢庫,再舔著臉找工部或者戶部討要經費,他可拉不下這個臉。
而說到冶造局的工藝,趙弘潤平心而論,他麾下那些官員與工匠們所具備的工藝,絕對堪稱是大魏頂尖,不過這幫人實在不懂得經營,不懂得將自身的本事變成真金白銀,以至於明明掌握著舉國最頂尖的工藝,卻過得比大梁城內的尋常百姓還要貧窮。
回想起記憶中的某個訊息,某個時代的高科技總工程師為了養家餬口,下班後在科技局門口賣茶葉蛋,趙弘潤就有些想不通:是不是這些國家最頂尖的人才,將腦力全部貢獻給了科技研發,以至於在生活上,連個普通人也不如。
莫非這就是所謂的不拘小節?
趙弘潤苦笑著搖了搖頭,反正無論如何,如今他入主了冶造局,就斷然不能讓冶造局的工匠們淪落到那種地步。
不過說到冶造局的賺錢營生門路,趙弘潤第一步想到的就是精進工藝,接國家的軍工單子,簡單地說,就是搶兵鑄局的飯碗。畢竟兵鑄局每兩年打造駐軍六營的更替軍備,其所需花費就連掌控著國庫的戶部官員都要流淚,可想而知究竟是一個何等巨大的數字。
『要是能把兵鑄局弄過來就好了……』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設想,但不可否則趙弘潤有些心動。
要知道,兵鑄局內工匠們的工藝,非但不亞於冶造局,而且經驗豐富的工匠的人數更多,要是能將兵鑄局弄到手裡,與冶造局合併,成立新的司署,比如『鑄造局』什麼的,這就意味著,這個新的司署將取代以往的兵鑄局與冶造局,成為大魏擁有最頂尖工藝的司署。
只可惜,兵部是絕對不會放手兵鑄局的,因為那是他們的命根子,失去了兵鑄局的兵部,那算什麼兵部?
至於搶兵鑄局的飯碗,那更是想也別想。
毫不誇張地說,今日若是趙弘潤敢不顧朝廷分派的職權搶兵鑄局的飯碗,明日兵鑄局的局丞李縉就敢帶著兵鑄局內那一干官員與工匠們名正言順地上冶造局砸門,偏偏趙弘潤還無法指責對方。
想來想去,趙弘潤還是覺得暫時只能從民用工藝入手,叫冶造局的工匠們製造一些生活用具。
一些不至於會引起朝廷其餘部府反感的小東西。
比如,混加了些鹽的蠟燭,相信這種能更加充分燃燒、延長燭火持續時間的蠟燭,定能取代原本的蠟燭,成為市場上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