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魏宮廷全文免費閱讀> 第一百八十四章:對牛彈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四章:對牛彈琴 (2 / 3)

『相比較而言,這位“姐姐”是冷靜的那類人啊……』

“此刻放本王回去,本王可以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目視著高冷巫女,趙弘潤沉聲說道:“一介平民。最好莫要擅自干涉兩個大國的軍國大事……你們以為,似你們這般手段讓本王將那些城池吐出來,你們楚國的決策之人,真敢收麼?”

開玩笑,《魏楚停戰正陽和約》都已經簽了,此時兩個楚人用這種挾持、威脅的方式,脅迫趙弘潤歸還那些城池,楚國敢收?

若楚國真敢收下,那他趙弘潤絕不會善罷甘休!

當然了,楚國絕不可能愚蠢到收下以那種方式搶回來的城池。畢竟那意味著楚國背信棄義,罔顧《魏楚停戰正陽和約》,那麼,楚國信義喪盡。日後,再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與楚國簽訂任何形式的和約與條約。

換而言之,楚國的邦交手段將徹底被凍結,相信無論是楚王還是楚國的權貴、官員們,都不敢拿這種事開玩笑。

可問題就在於,對面這兩個巫女只是一般楚國平民。她們天真地以為,她們用這種手段威脅他趙弘潤歸還那十八座城池,這是在幫助楚國,而且她們對於這個想法深信不疑,這就有點要命了。

或許有人覺得,既然《魏楚停戰正陽和約》已經簽註,趙弘潤為自己性命考慮,假意答應這對姐妹的要求,提前將城池歸還楚國,這也沒什麼大礙,相信楚國還是會信守承諾的。

事實上這種結論,是非常想當然的。

首先,趙弘潤當初與暘城君熊拓談妥,在開春後,在楚國交割那些抵償賠款的珍珠、玉石、漆器等交易物之後,趙弘潤才會將那些城池歸還給楚國,並徐徐率軍退出楚國。

原因在於什麼?

原因在於趙弘潤也需要時間,將這片土地上的楚國平民們遷往魏國。

那二三十萬楚民,甚至是比這個數字更多的楚國平民,那才是趙弘潤最看重的『既得利益』,遠比那總共『三百多萬』價值的賠償物更重要。

要知道,三十萬楚民,這相當於他們魏國二十分之一的國民人口,相當了不得。

而眼下,因為寒冬天氣的關係,大雪封路,絕大多數的當地楚民還未動身前往汝南,或者直接前往魏國,這個時候讓趙弘潤將城池歸還楚國,這豈不是讓趙弘潤最大的盤算落空?

想他費了多少氣力,才讓暘城君熊拓說出『有本事你將他們全殺了』的這句話?

在暘城君熊拓等人完全沒有考慮到他趙弘潤打算將那批楚國平民遷往魏國的情況下,提前想辦法堵死了熊拓日後針對此事的說辭,如今你要他趙弘潤提前歸還那些楚國城池?

妄想!

毫不客氣地說,若不是為了那三十萬楚國人口,趙弘潤根本不會答應黃砷那區區『一百四十萬』的戰爭賠款。

另外還有一點。

那就是,雖然如今《魏楚停戰正陽和約》已經簽署,但不可否認,趙弘潤與熊拓對彼此仍保留有一定的警惕心。

儘管他們很清楚對方絕不會敢在這種時候再做出什麼違背和約的事來,但不能否認,這段和平期間是相當敏感的。

簡單地說。趙弘潤不能無端端地調動兵力,比如,為了歸還某座城池而撤走軍隊什麼的。

此時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刺激到暘城君熊拓那繃緊的神經。一旦被後者抓到把柄,提出什麼『魏人貪心不足,仍妄圖用兵』這種藉口,那麼到時候,背信棄義的那可就是魏國了。

因此。無論楚國還是魏國,在這段時間內都最好保持原有的局面,一直到開春後,楚魏兩國分別開始履行《魏楚停戰正陽和約》內所約定的事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