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內侍監的司禮監秉筆大太監童憲率先走入殿內,站在殿門口尖著嗓子喊道:“陛下駕到,諸臣恭迎。”
聽聞這聲通傳。殿內眾人紛紛伏地而拜,而此時,魏天子趙元偲邁步從殿外走了進來。
看他紅光滿面、步伐輕盈,顯然是心中歡悅,彷彿年輕了幾歲似的。
“眾卿平身。”
坐定於龍椅上後,魏天子抬手示意道。
見此。殿內眾人這才紛紛起身。
而此時,殿內還是空缺兵部尚書與左右侍郎,可奇怪的是,魏天子對於那三人空位卻是視若無睹。
“有事早奏。”童憲尖著嗓子再次喊道。
前文已說過,其實似這等朝會就是例行公事,所談論的無非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六部官員因為種種職權上的相互覆蓋所導致的矛盾,而相互扯皮,幾乎沒有什麼要緊事,畢竟真正的要緊事,六部早已經自行處理完畢了,否則都等著由天子來裁決,相信整個大魏早就亂了。
當然,有時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某些不方便寫在章折上的,或者擔心會被他人截下章折,某些位朝臣也會在朝會中突然提出,來一個突然襲擊,不過這大多情況下都是彈劾某位權勢極大的朝中大臣、或皇室成員。
可若是沒有上述彈劾官員的情況,那麼朝會純粹就是走個過場,延承一下大魏的祖制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是走個過場,可似兵部的尚書與左右侍郎這般枉顧大魏祖制,缺席朝會的行為,那也是會惹來御史言官的彈劾的。
可詭異的是,兵部官員的缺席,非但天子視若無睹,就連『殿中御史』蘇耿亦視而不見,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就在眾朝臣們暗暗猜測之際,忽聽殿外傳來一聲蒼老但洪亮的喊聲:“臣李鬻,有要事稟呈陛下。”
『唔?』
眾朝臣面面相覷,下意識地轉頭望向殿門,卻見兵部尚書李鬻領著兩名左右侍郎與八名郎官,一行十一人整齊而莊肅地邁步走入殿內,站在殿中央向魏天子叩地行禮。
『這李老兒幹嘛呢?這般興師動眾的……』
殿內眾臣們疑惑不解,卻也不敢貿然開口詢問,只好閉著嘴靜靜觀瞧。
“諸位愛卿平身。……不知諸位有何事向朕稟呈呀?”魏天子故作鎮定地問道,可事實上,他眼中那止不住的笑意,早已出賣了他。
見此,兵部尚書李鬻轉頭望了一眼,當即。便有一名郎官踏上前一步,從懷中取出一份文簡,大聲朗讀道:“洪德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原臨潁縣令趙準。率兩千安陵衛戎,順利收復臨潁……可喜可賀,恭祝我大魏國運昌盛!”
“好!”魏天子撫掌讚道,可他的眼中僅有歡喜卻無驚訝,想來恐怕是早已得知了。
話音剛落。又名一名兵部郎官踏上前一步,取出懷中文簡,朗讀道:“洪德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原西華縣令徐宥之,於安陵招募縣勇千人,順利收復西平……可喜可賀,恭祝我大魏國運昌盛!”
“好!”魏天子再次撫掌讚許道。
“洪德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洪德十六年十二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