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請求,希望你們,能將她送去南邊……”
“……希望你們,能夠保證她的衣食,希望你們,能夠為她尋覓一位夫婿……”
“……希望她能夠在永遠不會經歷戰亂的地方生活,希望她的夫婿能疼愛她,希望她兒孫滿堂,希望在她老的時候,她的兒孫會孝順她,希望她的臉上永遠都能有笑容……”
“……希望她忘了我,希望她永遠……永遠也不會想起曾經的,這段噩夢……”
“……我希望她……”
……走向幸福。
……
不知什麼地方,有眼淚和笑容在交匯。
他的身體飛起在天空中……
天佑五年,那是距今三十三年前的春天,孩子出生在真定以西一戶富貴的人家當中。孩子的父母信佛,是十里八鄉交口稱讚的仁善之人,卻是老來放得此一子。天佑六年週歲,父母帶著他去廟中游玩,他坐在文殊菩薩的腳下不肯離開,廟中主持說他與佛有緣,乃菩薩坐下青獅下凡,而家人姓王,故名王獅童。
佛主慈悲,文殊菩薩更是智慧的象徵,王獅童自幼聰慧,十七歲中了秀才,二十歲中了舉人,父母雖然過世得早,但家中殷富,又有賢妻產下一名同樣聰慧的兒子。
景翰十三年,女真南下,二十一歲的王獅童帶領著附近的鄉人百姓撤入山中,躲避兵禍,女真人撤兵後,雖然家宅被毀,但得到庇護的百姓卻無一人橫死,王獅童起出家中積蓄,借給附近農人恢復生計。
然而此後數年,天災人禍終於接踵而至,年幼體弱的孩子在因戰亂而起的瘟疫中死去了,妻子從此一蹶不振,王獅童守著妻子、照拂鄉民,天災到來時,他不再收租,甚至在此後為了十里八鄉的流民散盡了家財,善良的妻子在不久之後終於伴隨著傷心而去世了。臨死之際,她道:我這一生在你身邊過得幸福,可惜接下來只有你孤零零的一人了……
王獅童埋葬了妻子,帶著流民南下。
只要有我在……便不會丟下你們一人……
他向他們做出了承諾……
……
武建朔十年,二月。
王獅童飛向高空……
在此之前,已用盡一生的掙扎……
……
餓鬼們還在延綿無盡的大地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