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贅婿電視劇全集免費高畫質線上觀看> 第七六四章 雙鋒(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六四章 雙鋒(上) (2 / 4)

“有這些義士所在,秦某怎能不去拜見。”秦徵點頭,過得片刻,卻道,“其實,李先生在此地不出門,便能知這等大事,為何不去西南,共襄盛舉?那魔頭倒行逆施,乃是我武朝禍亂之因,若李先生能去西南,除此魔頭,必定名動天下,在小弟想來,以李先生的名望,若是能去,西南眾義士,也必以先生馬首是瞻……”

他這話說完,還不待李頻回答,又道:“我知先生當初於西北,已有一次刺殺魔頭的經歷,莫不是因此氣餒?恕小弟直言,此等為國為民之大事,一次失敗有何氣餒的,自當一而再,再而三,直至成事……哦,小弟孟浪,還請先生恕罪。”

聽他心直口快地說完這些,李頻笑了笑,微微拱手:“此事謝過秦賢弟的開導,西北之事,於我的確是一番心病。只是那件事後,我也曾反覆想過,殺了寧毅,我等便能打敗女真人嗎?我等與黑旗軍的區別,到底在哪裡。黑旗發展到如今,零零總總加起來,不過二三十萬人,卻已真正的名震天下,為何我武朝富有四海,卻會被女真人打得狼狽南退……”

“哎,李先生。”秦徵打斷了他的說話,“我武朝不過一時勢弱,國難當頭,始有英雄出世,秦某有信心,今上振奮、痛定思痛,武朝上下一心,來日必能打敗女真,收復中原。只是凡事有道,我武朝之頹敗,始自那魔頭弒君,欲振奮武朝,此等魔頭不死,我武朝便始終如鯁在喉,難言奮起,因此,小弟認為,敗女真前,勢必要先擒寧毅,殺之祭旗,上告於天,如此天道方能再次護佑我武朝!”

李頻沉默了片刻,也只能笑著點了點頭:“賢弟高見,愚兄當加以深思。不過,也有些事情,在我看來,是如今可以去做的……寧毅雖然狡詐奸猾,但於人心人性極懂,他以眾多法子教化麾下眾人,哪怕對於下頭計程車兵,亦有眾多的會議與課程,向他們灌輸……為其自身而戰的想法,如此激發出士氣,方能打出驕人戰績來。然則他的這些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縱然激發起人心中血性,將來亦難以以之治國,令人人自主的想法,絕非一些口號可以辦到,就算看似喊得狂熱,打得厲害,將來有一天,也勢必會土崩瓦解……”

“那魔頭逆天下大勢而行,決不能長久!”秦徵道。

“可是,這等教化世人的手段、方法,卻未必不可取。”李頻說道,“我儒家之道,希望將來有一天,人人皆能懂理,成為君子。聖人微言大義,教化了一些人,可微言大義,畢竟難於理解,若永遠都求此微言大義之美,那便始終會有許多人,難以抵達大道。我在西北,見過黑旗軍中士兵,後來跟隨眾多難民流離,也曾真正地看到過這些人的樣子,愚夫愚婦,農人、下九流的漢子,那些見了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木訥之輩,我心中便想,是否能有方法,令得這些人,多少懂一些道理呢?”

“寧毅那邊,至少有一條是對的:格物之法,可使天下物資飽滿豐盈,細細鑽研其中規律,造紙、印刷之法,大有可為,那麼,首先的一條,當使天下人,能夠讀書識字……”

“此事自是善莫大焉,不過我看也未必是那魔頭所創。”

“……若能讀書識字,紙張豐足,接下來,又有一個問題,聖人微言大義,普通人只是識字,不能解其義。這中間,能否有更加便利的方法,使人們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也是黑旗軍中所用的一個法子,寧毅稱之為‘白話文’,將紙上所寫語言,與我等口中說法一般表達,如此一來,眾人當能輕易看懂……我在明堂書社中印刷那些話本故事,與說書口吻一般無二,將來便可用之註釋典籍,詳述道理。”

“豈能如此!”秦徵瞪大了眼睛,“話本故事,不過……不過遊戲之作,聖人之言,微言大義,卻是……卻是不可有絲毫偏差的!詳述細解,解到如說話一般……不可,不可如此啊!”

“為何不可?”

那秦徵畢竟是有些本領的,腦中紊亂片刻:“譬如,譬如我等說話,今日,在此地,說此事,這些事情都是能確定的。此時我等引用聖人之言,聖人之言,便對應了我等所說的具體意思。可是聖人之言,它乃是大意,無處不可用,你今日解得細了,普通人看了,不能分辨,便以為那微言大義,只是用於此處,那大義便被消減。怎能做此等事情!”

“秦賢弟所言極是,然而我想,如此入手,也並無不可……”

“不可,自然不可……”

“在我等想來,可先以故事,儘量解其含義,可多做比喻、陳述……秦賢弟,此事終究是要做的,而且迫在眉睫,不得不做……”

秦徵便只是搖頭,此時的教與學,多以讀書、背誦為主,學生便有疑問,能夠直接以話語對聖人之言做細解的老師也不多,只因四書等著作中,講述的道理往往不小,理解了基本的意思後,要理解其中的思維邏輯,又要令孩童或是年輕人真正理解,往往做不到,許多時候讓孩童背誦,配合人生感悟某一日方能明白。讓人背書的老師眾多,直接說“這裡就是某某意思,你給我背下來”的老師則是一個都沒有。

秦徵自幼受這等教育,在家中教授子弟時也都心存敬畏,他辯才不行,此時只覺得李頻離經叛道,不可理喻。他原本以為李頻居住於此乃是養望,卻不料今日來聽到對方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思緒頓時便混亂起來,不知怎麼看待眼前的這位“大儒”。

李頻將心中所想一五一十地說了片刻。他曾經見到黑旗軍的啟蒙,那種說著“人人有責”,喊著口號,激發熱血的方式,主要是用來打仗的工具,距離真正的人人負起責任還差得遠,但不失為一個開始。他與寧毅決裂後冥思苦想,最終發現,真正的儒家之道,終究是要求真務實地令每一個人都懂理——除此之外,便再也沒有其它的東西了。其它一切皆為虛妄。

於是他學了寧毅的格物,是為了讓世人都能讀書,讀書之後,如何能讓人真正的明理,那就讓敘述簡化,將道理用故事、用比喻去真正融入到人的心裡。寧毅的手法只是煽動,而自己便要講真正的大道,只是要講到所有人都能聽懂——即便暫時做不到,但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

這些事情,可以一步一步地解決。普及了書本,簡化了敘述,接下來,自然會有更生動的表達,更好的故事,只要以傳遞道理為原則,不斷突破,終究有一天,儒家之道會因此實現。

這些時日裡,對於明堂的多次論道,李頻都曾讓人記敘,以白話的文字結冊出版,除白話外,也會有一版供儒生看的書面文。眾人見白話文如普通人的口語一般,只以為李頻跟那寧毅學了務實煽動之法,在普通平民中求名養望,有時候還暗自嗤笑,這為了名氣,真是挖空了心思。卻哪裡知道,這一版本才是李頻真正的大道。

李頻說了這些事情,又將自己這些年的所知所見說了些。秦徵心中氣悶,聽得便不爽起來,過了一陣起身告辭,他的名氣畢竟不大,此時想法與李頻相左,終究不好開口指責太多,也怕自己口才不行,辯不過對方成了笑柄,只在臨走時道:“李先生這樣,莫非便能打敗那寧毅了?”李頻只是默然,然後搖頭。

“那莫非能打敗女真人?”

“需積多年之功……然而卻是百年、千年的大道……”

李頻的說法,怎樣聽起來都像是在狡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