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隨本陣而行的,多是西夏國中的精兵了,善走山路的步跋,成片成片的強弩軍,操控投石器械的潑喜,戰力高強的擒生軍,與鐵鷂子一般由貴族子弟組成的數千禁軍衛戍營,以及少量的輕重精騎,拱衛著李乾順中軍大帳。單是如此浩浩蕩蕩的陣勢,都足以讓其中計程車兵士氣高漲。
而組成西夏高層的各個部族大首領,此次也都是隨軍而行,鐵鷂子的存在、西夏的存亡代表了他們所有人的利益。若是不能將這支突如其來的軍隊碾碎在大軍陣前,此次舉國南下,就將變得毫無意義,吞入口中的東西,統統都會被擠出來。
沒有人能容忍這樣的事情。
“……對方來勢洶洶,兵力雖不足萬人,但戰力極高,不容小覷。若對方尚有心機,想要談判,咱們可先談判。但若是要打,以兵法而言,以快打慢、以少擊多,對方必衝王旗!”
這兩天的軍略會議上,大將阿沙敢不便推測了對方的動作。西夏王李乾順咬牙切齒。
“七千人對陣我十萬,他們若還敢衝朕中陣。朕便接了他們又何妨!”
“陛下勇武,末將敬佩。但兵法正要以強擊弱,陛下乃西夏之主,不該輕易涉嫌。這支軍隊自山中殺出,兩戰之中,屢出奇謀,我等也不可掉以輕心,一旦接戰,正該以兵力優勢,耗其銳氣,也看看他們有無後手。對方若不出奇謀,我軍十倍於他,自然可輕易掃平對方,若真有奇謀,我方大軍十萬,也不懼他。因此末將建議,一旦接戰,不可冒進,只以保守為上。畢竟鐵鷂子前車之鑑……”
阿沙敢不的話多少有些漲對方誌氣滅自己威風,但這只是高層商議,又有鐵鷂子的事例在前,他的說話也代表了許多人的看法,因此,縱然覺得憋屈,越是迫近黑旗軍,西夏大營的防禦,便愈發嚴密起來。到得夜間,層層拱衛的大營燈火延綿,猶如眾星捧月的巨大堡壘,氣氛肅殺無已。
這天夜裡,沒有等到任何談判的使者,許多人都知道,事情難堪了。
此時,遠在數千裡外的江寧,街市上一片生平祥和的景象,政壇高層則多已有了動作:康王府,這兩日便要北上了。
以國都而言,此時的陪都應天府,顯然是比江寧更好的選擇。哪怕女真人已經將黃河以北打成了一個篩子,畢竟未曾正式佔領。總不至於武朝新皇一登基,就要將黃河以北甚至長江以北全都扔掉。
女真人在之前兩戰裡搜刮的大量財富、奴隸還不曾消化,而今新政權已除淨“七虎”,若新皇帝、新官員能振作,將來抵禦女真、收復失地,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真正決定將政權核心定於應天的,也不僅僅是康王周雍這個往日裡的閒散王爺,以強有力的方式推動了這一步的,還有原本康王府背後的許多力量。
成國公主府的意志,便是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這期間,南下而來迎接新皇的秦檜、黃潛善、汪博彥等官員多次遊說周萱、康賢等人,最終敲定此事。當然,對這樣的事情,也有不能理解的人。
“……定都應天,我根本想不通,為何要定都應天。康爺爺,在這裡,您可以出來做事,皇姐可以出來做事,去了應天會怎麼樣,誰會看不出來嗎?那些大官啊,他們的根基、宗族都在北面,他們放不下北面的東西,最主要的是,他們不想讓南面的官員起來,這中間的勾心鬥角,我早看清楚了。最近這段時間的江寧,就是一灘渾水!”
即將成為太子的君武正在康賢的書房裡大聲說話,義憤填膺。一頭髮絲已白,但目光依舊清晰的康賢坐在椅子上看著他,喝了一口茶,聽著他嚷。
“……真是為國為民我沒話說。國家都要亡了,全都在爭著搶著,考慮是不是自己說了算,國家交給他們?那個秦檜看起來大義凜然,我就看他不是什麼好東西!康爺爺,我就不明白了。而且……”年輕人壓低了聲音,“而且,寧……寧毅說過,三年之內,長江以北全都要沒有,此時此刻,更該南撤才是。我的作坊也在這邊,我不想到應天去再造一個,康爺爺,那個孔明燈,我已經可以讓他飛起來了,只是尚不足以載人……”
“我看你就是為了你那作坊吧。”康賢笑了笑,沉吟片刻,“你還年輕,聰明,但也該聽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道理。這些大官,背後當然都有自己的利益在,長江以北的人、黃河以北的人,當然也有自己的利益,為這些利益,也就是為這個國家,大員亦如是,講利益,不代表是奸臣,反而不講利益的,可能才真有問題。”
老人倒了一杯茶:“武朝南北,泱泱來去數千裡,利益有大有小,雁門關南面的一畝田裡種了麥子,那就是我武朝的麥子嘛。武朝就是這麥子,麥子也是這武朝,在那裡種麥子的農民,麥子被搶了,家被燒了,他的武朝也就沒了。你豈能說他是為了麥子,就不是為了我武朝呢?大員小民,皆是如此,家在哪裡,就為哪裡,若真是什麼都不想要、無所謂的,武朝於他自然也是無所謂的了。”
“你為作坊,人家為麥子,當官的為自己在北方的家族,都是好事。但怕的是被蒙了眼睛。”老人站起來,將茶杯遞給他,目光也嚴肅了,“你將來既然要為太子,甚至為君,目光不可短淺。黃河以北是不好守了,誰都可以棄之南逃,唯獨皇帝不可以。那是半個國家,不可言棄,你是周家人,必要盡全力,守至最後一刻。”
“若是無法守得住,我們就是上去送死的?”
“未曾去做,哪有絕對之事!?”康賢瞪了他一眼,“若真再有汴梁之事,到時候可以逃嘛,但只要還有一絲可能,我等自然就要盡全力。你說你師父,那麼多事情,他可曾訴過苦嗎?女真第一次攻城,他還是擋下來了的。他說長江以北淪陷,那也不是必然之事,只是可能的推測而已。”
這是近來康賢在君武面前第一次提起寧毅,君武高興起來:“那,康爺爺,你說,將來我若真當了皇帝,是否可能將師父他再……”
“閉嘴!”康賢斥道,“今日你提一句,他日提也休提。他弒君作亂,天下共敵,周姓人與他不可能和解!他日你若在別人面前露出這類心思,太子都沒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