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老傢伙,一個個精的跟鬼一樣,還不是得喝他的洗腳水?”
鄭萬龍聽他這麼說著,臉上的表情也輕快了起來。
等到晚上,林朝陽終於出現在了冷餐會上,這會兒那幫打算找他興師問罪的主編、副主編經過一下午的爭鬥已經徹底沒了精氣神。
當然了,這幫人來到沙龍也還是有一些好處的。
比如有些人就搞定了那些不在場的雜誌的作者,還比如有些人替自家出版社跟作者談好了作品出版的事。
經過這一下午,參與的作家、主編和評論家們也發掘出了文化沙龍的好處,那就是平臺屬性。
而且跟文協主辦活動的那種官方性質不同,在沙龍這邊氣氛更加隨意,談事情也更加輕鬆愉快,少了約束和顧忌。
王濛與林津嵐在吃東西的時候竊竊私語,“照這個情況,恐怕明年來的刊物要更多,誰能讓自家的作者資源白白流失?誰又不想約點好稿子?”
林津嵐嘆了口氣道:“就是說啊。朝陽這小子,怎麼想出這麼個損招來?”
“以前還以為他是個憨厚的,現在看啊,心黑著呢。”
“你說文協咋就不能弄個這樣的場合呢?”
王濛露出看透世事的精明之色,“文協弄的場合,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少得了嗎?誰能在那種場合裡傾心吐露?”
林津嵐頷首,認可他的說法,“所以大家捧場也不是沒道理啊!”
在兩人聊著天的時候,李拓也在問林朝陽,“你今兒幹嘛去了?這麼重要的場合都不參與,就為了躲清靜啊?”
“有你們幾個不就行了嘛。”林朝陽隨口道。
在他的心裡,今天的活動並不重要,只有第一天的聚會才是真正的沙龍,也是他們辦文化沙龍的核心競爭力。
至於他今天去了哪,林朝陽並沒有跟李拓細說。
實際上他是去見李翰祥了,經過這段時間的等待,新崑崙影業那邊已經將陶玉書的聘書寄到了,林朝陽今天特地去跟李翰祥碰了碰赴香江的具體細節。
“對了,今天有《中國青年報》的記者來了,讓我給支走了。”李拓將這個資訊告訴林朝陽,又問他:“朝陽,其實有記者來採訪也不是什麼壞事。”
林朝陽說道:“適當保持神秘感和低調不是什麼壞事,等以後你就明白了。”
李拓聽完再沒說什麼,反而若有所思起來。
這個時候燕京文協的宋凡突然走了過來,他正想說話,林朝陽便藉口離開,剩下李拓留在這裡。
“李拓,我聽說老章找你們了?”
“你聽誰說的?”
“你別管我聽誰說的,是有這回事吧?”
李拓為難的點了點頭。
宋凡的臉上閃過幾分急切,“他怎麼跟你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