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飲食真正的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
戈特利布的聲音帶著些興奮,他的讚美毫不吝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戈特利布可不是個會這麼輕易給予別人如此高評價的人。
聽著他的讚美,林朝陽臉上露出微笑,說了聲謝謝。
在別的事上他可能會謙虛一下,但在飲食文化一道上,他很有信心。
他剛才對朱迪斯·瓊斯的態度倒不是敵視,只是實在瞧不上老美那種菜譜式的烹飪圖書。
《掌握法式烹飪藝術》《義大利經典烹調》《中東美食》聽聽這些名字,有一個像是正經廚子想出來的嗎?
關鍵是這玩意竟然能賣幾百萬冊!
「林,你有沒有興趣來我們《紐約客》寫個專欄?就寫你剛才所說的這種內容。」戈特利布提議道。
聽到他的話,林朝陽還未表態,朱迪斯·瓊斯興奮了起來。
「羅伯特,我們想到一塊了。可以讓林在你們《紐約客》寫專欄,我來負責結集出版。」
戈特利布微笑著頜首,「這個建議很棒!」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說的熱火朝天,卻忽略了林朝陽這個當事人。
「那個——羅伯特,專欄我恐怕寫不了,這次來美國,我的主要任務除了領獎,是籌備新。」
戈特利布說道:「這並不衝突。林,我們《紐約客》每週一期,一週一篇短文,千字即可,不會浪費你多少時間。」
「但——...」
林朝陽正想回絕,朱迪斯·瓊斯又說道:「林,難道你不想讓美國的民眾多瞭解瞭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嗎?」
她這句話打在了林朝陽的七寸上,見林朝陽果然開始面露遲疑,朱迪斯·瓊斯眼中閃過得意。
從剛才林朝陽的一舉一動之中,她不難看出林朝陽對中國飲食文化的驕傲。
驕傲就好,我這一句,你該如何應對?
「朱迪斯說的沒錯。林,這是個傳播你們中國飲食文化的好機會。」戈特利布也跟著添了一把柴。
其他人看著這種情況饒有興致,要知道在《紐約客》上發文章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大家倒不認為以林朝陽的名氣和實力這是件多麼榮耀的事,但戈特利布說的可是個人專欄,這就要珍稀多了。
《紐約客》的專欄代表不了作家多受歡迎,但一定能代表作家在某個領域的專業度,只有某個領域享有盛譽的作家、記者和研究者才擁有在上面發表專欄的資格。
正在林朝陽猶豫的時候,傑森·愛潑斯坦也勸道:「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對你來說也是個新的嘗試。」
林朝陽看了一眼愛潑斯坦,因為跟蘭登書屋的合作關係,他和愛潑斯坦的關係顯然要親近一些。
本來他已經動搖了,見愛潑斯坦也如此勸說,他便借坡下驢,笑著說道:
「好!既然諸位這麼相信我,那我就嘗試嘗試。」
戈特利布笑得十分開心,「林,你做了個明智的選擇!」
愛潑斯坦一臉調侃之色,「在《紐約客》發專欄,朱迪斯負責出版。林,你這個待遇在此之前還沒人享受過。」
「榮幸之至。」林朝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