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生笑了笑,「我說了什麼根本不重要,是他意識到能得到林太您的賞識,這個機會有多難得。」
「這些奉承話就別說了。李安這部電影就由你來做製片人吧,要參加柏林電影節時間有些緊迫。」
「沒問題,我一定全力配合。」
把《喜宴》交給施南生,主要是考慮香江製片人在處理劇組事務上的快節奏,畢竟現在距離柏林電影節的時間太近了。
陶玉書又給了李安充足的預算,配合上高效的團隊,進度應該不用太擔心。
施南生離開辦公室已經是臨近下班的時候,陶玉書今晚打算早點下班,陪家裡人吃點飯。
不想陶玉墨卻突然跑過來,將她堵在了辦公室。
「我有事要跟你聊聊。」陶玉墨煞有介事,一臉正經。
「什麼事?」
「我發現玉郎機構現在的經營策略實在是太保守了。」
「保守嗎?」
「保守,相當保守。」
陶玉墨語氣篤定,「賬上趴了三個多億港元不動。說是漫畫、動畫、遊戲三足鼎力,可現在除了漫畫業務在海外有些成績之外,動畫、遊戲業務的發展落後的太多了。」
「這兩項業務的發展是慢了點,但也不能說落後。漫畫畢竟是玉郎機構的主業,不能放在一起比。」
「怎麼不算落後?遊戲業務要是沒收購砂糖遊戲,也就一些代理業務,一年不到6000萬的營收,才佔總體營收的5%多點。
行,遊戲業務現在有了砂糖遊戲,我們可以先不提。
動畫和漫畫業務息息相關,《中華英雄》大獲成功,本埠加外埠票房超過8000萬港元,我們卻只能分1200萬,憑什麼?」
「你以為憑玉郎機構自己就能讓《中華英雄》大賣?沒有滬美廠的技術實力、沒有林氏的宣發,會那麼容易嗎?」
「好,那我再退一步,以前玉郎機構沒經驗,現在有了《中華英雄》的成功經驗,是不是應該繼續乘勝追擊?開發其他作品?」
「這—」
這一點確實是陶玉書的疏忽,除了收購最開始的兩年,這兩年她對玉郎機構的關注度一直不算太高,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的發展太過穩定,業績很難爆發。
「我們開發動畫,周邊收益也很大。」陶玉書說。
「你先別打岔,我當然知道周邊可觀,但這不代表我們要放棄影視開發收益。
說到底,你還是不重視玉郎機構,只想著林氏影業。」
妹妹的指責讓陶玉書有些理虧,她故作嚴肅道:「別說這些沒用的,你到底要幹嘛?」
見她主動開口,陶玉墨臉上閃過一絲勝利的欣喜。
「我聽說上個月你打算跟一家好萊塢動畫公司聊收購的話題?」
陶玉書狐疑的看著她,「你從哪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