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5章 名流雲集 (2 / 4)

本次赴香江訪問的作家團一行十五人,團長是老作家肖軍,另有一位文協的工作人員和兩名WS人員隨行。

林朝陽是燕京本地的,算是來的比較晚的,很多外地作家都是提前一兩天到的。

代表團裡沒幾個熟人,最熟悉的是鄧友枚,因為汪曾琪和林津嵐的緣故,兩人一見面很是親熱的聊了幾句。

再然後是幾位在全國優秀短篇獎、茅盾文學獎等獎項的授獎大會上有過一面之緣的叢維熙、李國文等人。

“朝陽同志好,您還記得我嗎?”金瑩性格開朗,見面先跟林朝陽握了個手,笑容爽朗的問道。

“有印象,有印象,金瑩吧?”

80年林朝陽去中央文學講習所給第五期學員們講課時,她是學員之一。

金瑩笑著點了點頭,“上個月去你們家吃飯,還遺憾沒見著您呢,沒想到這麼快就見面了。”

剛剛過去的三月份,金瑩憑藉作品《哦,香雪》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獎,授獎大會後的文化沙龍她自然也有參與。

兩人寒暄了幾句,林朝陽又與其他人打了個招呼,剩下的這些人基本就沒他認識的了,不過閒聊幾句,總能談到熟人,畢竟文壇就這麼大。

到了下午,代表團成員都到齊了。

兩位WS人員將大家召集到一起,宣貫了一番外出的WS紀律,然後又簡單的介紹了一番此行的大致安排。

期間提到了外出的外匯補助,標準是每人每天10港元,此行一共8天,也就是80港元。

如果以現在內地的收入水平而言,這個補助標準不算低了,但大家去的是香江,要是想用這些錢往回買東西回來,真買不了什麼。

翌日上午,眾人隨團來到首都機場,登上了飛往香江的飛機。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抵達香江啟德機場,眾人隨著隊伍下了飛機,出了通道後竟然發現有一群香江媒體早已等候在這裡,一見著代表團眾人便熱情的上前包圍住了眾人。

團裡的幾個年輕人見到這陣勢一開始有些懵,等旁邊的老同志悄悄說了幾句大家才明白過來。

原來這些記者都來自於香江的ZY媒體,包括了《大公報》《文匯報》《香江商報》多家知名報紙。

內地作家代表團訪問香江是受香江的霍先生和濠江的馬先生兩位愛國企業家的盛情邀請,所以這些記者對代表團的圍堵,除了有自身立場的原因,也有這兩位企業家的面子在。

說起來,代表團一行作家十五人,真正在香江有名氣的還要數肖軍。

老同志成名於三十年代,與女作家肖紅的感情史也被傳誦一時。

肖紅在香江名氣不小,當年她出走香江後不久便因病去世。

所以香江的媒體們,自然對肖軍也很感興趣。

因此記者們採訪第一個抓住的就是肖軍,然後還很有敬業精神的拿著事先得到的名單對人,挨個採訪。

林朝陽躲在人群裡,被《大公報》的記者逮著也問了幾句。

“這位先生,請問您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