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快?”李士非先是有些意外,轉而便是高興。
“那可太好了,正好能趕上我們雜誌開年第一期。”
《花城》是文學雙月刊,逢雙月20日出刊,83年的第一期應該是在2月20日,距離現在尚有五十多天時間,從時間上來說是十分從容的。
“這個沒問題,我可以向伱保證。”林朝陽篤定道。
難得碰上給錢這麼痛快的甲方,林朝陽的效率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提。
“好好好。”
李士非如此高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此次北上組稿,約見了不下20位作家。
每天不是在約稿,就是在約稿的路上,但事情並不是那麼順利的。
他這次約見的大多數作家並非是《花城》以往的供稿物件,有很多都是初次見面,在這種情況下,組稿難度很大。
他至今只拿到手了2份稿子,還有2份稿子還在創作中,但作家已經明確可以給《花城》。
另外的作家要麼是沒什麼創作思路,要麼是手裡已經創作完成或正在創作的作品已經許了某家刊物。
出來半個多月了,只帶回去兩份稿子,分別是一中、一短,份量未免有些對不起他這個主編出馬的力度。
現在有了林朝陽這部,他心裡有底氣了。
現在雖然還沒寫完,但窺一斑而知全豹,更何況他還看了大半的內容,他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部絕對是一部極具份量的作品。
而且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太足了,中不管是人物還是情節都充滿了一種神奇和怪誕,敘事和描寫中不斷有超自然現象發生。
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讓人分不清是幻覺還是現實。
這魔幻現實主義的味兒比他孃的某些拉美作家的都要純正!
這半部所體現出的創作能力絕非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就的,林朝陽絕不可能是因為魔幻現實主義流派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持下火了之後才跟風寫了這部的。
如果不是對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有足夠深的浸染和研究,不可能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
他無比慶幸這次來找林朝陽約稿,有了這部,這一趟外出組稿哪怕空手而歸都值了!
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是,他現在手裡的這半部在敘事角度上還是不夠宏大。
李士非本想著等林朝陽現在這部之後發表之後看看反響,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向他約個稿。
可他轉念一想,林朝陽如今在國內文壇炙手可熱,自己這次能約到稿子也是適當其時。
要是等現在這部發表了,他可不一定能再約得上稿子。
心中這樣想著,他思想片刻,斗膽做出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