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豪1978小說林朝陽未刪減> 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3章 誰是無辜的人民? (3 / 4)

林朝陽這話說完,會議室內的氣氛立刻壓抑起來。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編劇洪州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聽見林朝陽的話他立刻起身反問道。

“小洪!”一旁的江懷延制止了洪州,他看向林朝陽,緩聲道:“朝陽,有什麼問題你先跟大家溝通嘛,別一上來就帶著情緒。”

林朝陽的眼神掃了一圈眾人,然後看向成蔭,“老成,昨天你請我來的時候,我可說了,我來不一定有好話。”

成蔭聞言苦笑,這叫什麼?醜話說在前面?可昨天你都沒看到劇本呢!

成蔭不說話,林朝陽又看向剛才站起來的編劇洪州,“你剛才問我是什麼意思,我倒想問問你,你寫這個劇本是什麼意思?”

《一場沒有下完的棋》講述的是在二十年代的北平,江南棋王況易山出席軍閥壽宴與日本圍棋高手鬆波相識。

在壽宴上,況易山與軍閥對弈因為沒有讓棋而遭遇了牢獄之災,他在被警察帶走時,正與松波下棋,棋局因此中斷,後來況易山被松波與日本大使救了出來。

松波發現況子阿明天資聰慧,有意收其為徒,況易山卻不肯。數年之後,國內戰亂動盪,民不聊生,況易山為了兒子的未來,決定送兒子阿明到日本學棋。

1937年日軍侵華,已經取得日本圍棋最高榮譽天聖位的阿明因拒絕加入日籍在決定逃回國時被日軍殺害,而身在中國的況易山也因為拒絕與日本大佐對弈遭受巨大的不幸和屈辱。

故事的結局,新中國成立了,況易山和松波登上長城,回想起三十年前沒下完的那盤棋,感嘆世事滄桑和戰爭帶給人民的痛苦。

劇本的故事初看很細膩動人,以北洋軍閥時代到新中國建立之後的漫長歲月為背景,透過中日兩個圍棋手和家庭的悲歡離合,譴責了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

可仔細看過之後,就會越想越不對勁。

不是說故事本身有什麼問題,故事都是人寫的,只要能力到位,怎麼編都能編得圓。

問題是這個劇本的立場,在這個中日友好氛圍的年代下也許有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作為後來人的林朝陽卻覺得問題很大。

“我問問你,你的劇本里寫的這場戲。日本戰敗,那些在日本人被人送回國的船上,有人用麻布包裹著一具小孩屍體,投入海里水葬。一位母親模樣的女人,雙手掩面嗚咽。

主角況易山側過臉,眺望暮色蒼茫的大海。

你寫這場戲是想表達什麼?”

林朝陽瞪著眼睛,質問坐在他對面的洪州。

“中日兩國的民眾都是戰爭的受害者,日本民眾同樣遭受了戰爭的苦難。”洪州回答的鏗鏘有力。

“好。這場戲你寫的地方是滬上的匯山碼頭,那我問問你,你見過抗日戰爭時期在滬上生活的日本人沒有?你知道他們都是什麼人嗎?”

“各行各業的都有,有商人、有官員,也有普通的開墾團和他們的家人。”

“好,那我再問你,你見過有日本乞丐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