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請動吉爾斯·雅各布這個戛納電影節選片總監,更關鍵的原因還是在於《楚門的世界》背後有嘉禾。
香江電影這幾年橫掃亞洲,邵氏、嘉禾等幾家電影巨頭一直都是戛納電影節版權交易市場的常客。
戛納電影節或許看不上香江電影的藝術性,但他們絕不會忽略香江電影的商業價值。
畢竟電影節要想辦的紅火,除了參展電影的水準、電影人的名氣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版權交易市場必須要活躍起來。
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香江電影這幾年在亞洲影壇的影響力確實正變得越來越大。
“等忙完服裝城的事,也得回香江看看了,真不知道電影最後是個什麼效果。”陶玉書期待的說道。
“應該不會太差。”
一部電影最後的成片好壞,誰也沒有辦法預料,但對於深度參與其中的人來說,大家其實是有感覺的。
《楚門的世界》從投資到劇本,從演員到服化道,無不是精益求精,就算成不了經典,但下限一定不會太低。
時間一晃到了三月份,燕京的各大高校剛開學,謝勉突然找到林朝陽家,說五四文學社想請他去參加個座談會。
謝勉是當年最初五四文學社的成員,78年五四文學社恢復成立後,他也一直深度參與其中。
林朝陽最近閒來無事,也樂得去跟學生們交流交流。
一早他開著車來到燕大南門外,將車停在了路邊,然後步行進校園。
眼下雖是春寒料峭之際,夜晚的氣溫仍在零度左右,但雨水已過,燕大校園裡的草木正萌發著生機。
空曠了大半個冬天的校園此時到處都是青春活力的身影,好長時間沒有看到過這幅場景,林朝陽不由得感到了幾分親近。
愉快的步行至圖書館門口,學生們進進出出,熱鬧非凡,但一進到館內,氣氛卻十分安靜。
轉眼已經有一年多時間沒在圖書館露面了,林朝陽一出現立刻便被一些眼尖的老同事們給看到了。
“朝陽?”正在一樓借書處塗滿生看到了林朝陽,興奮的壓低著聲音叫了他一聲。
林朝陽走了過去,塗滿生高興的問道:“你怎麼有空回來了?”
“五四青年社請我來參加個會,就在咱們樓裡會議室。”
林朝陽跟塗滿生閒聊了幾句,沒一會兒的功夫,周圍便圍上了一堆同事來。
這兩年林朝陽出現在圖書館的次數越來越少,原本熟悉的同事慢慢的變成只能透過報紙、雜誌和電視來了解他的資訊。
再見面大家依舊是有說有笑,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種因為時間、身份、地位變化而產生的距離感。
“現在見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啊!”
杜蓉感嘆了一句,語氣中帶著些“終不似,少年遊”的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