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真好。」陶希武豔羨的說了一句。
「小姑,你說我要是寫個劇本,叫我大姑給我投資怎麼樣?」
陶玉墨的目光從檔案上收回來投向侄子,「你寫劇本?你作文都寫不明白!」
「那是你門縫裡看人,把我瞧扁了!作文那是我不願意寫,再說劇本多簡單啊,你說一句、我說一句。」
「啊!這口氣大的!那你寫吧,寫完了去找你大姑,看看她願不願意給你投資。」
陶希武湊到她身邊笑嘻嘻的說:「那你覺得我寫個什麼題材的劇本好?」
陶玉墨笑一聲,笑聲中滿是嘲笑、譏諷。
「人家是一瓶不滿,半瓶晃盪。你可倒好,空瓶子!」
「誰還沒有個學習的過程了,你等著瞧吧!」
寫劇本的想法不是空穴來風,在劇組幹了快半個月,陶希武深刻的認識到劇組裡森嚴的等級制度。
場務這種工種連專業人員都算不上,就是力巴。
認真說起來,製片人,導演、編劇三者算是劇組真正的核心創作圈層,剩餘的演員、攝影、美術等行當完全是圍繞這個核心創作圈層而服務的專業技術圈層。
以陶希武的心氣兒,以後他畢業肯定是直接拿導筒的。
不過他也有自知之明,再大的導演也不是剛畢業就能幹上導演的,也得歷練一番。
他覺得編劇這個職位就很好,動動筆、動動嘴就賺錢了,地位還高,跟個大導演拍一輛部戲,轉行當導演順理成章。
陶希武很為自己的職業規劃感到自得,至於專業學的什麼,那都不重要,章藝謀大學學的是導演嗎?耽誤人家現在是國際知名大導演嗎?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陶希武冥思苦想,咬了快一個小時筆頭,昏昏欲睡,紙上就寫了一個「日」字。
房間外傳來的動靜打斷了他的思(ke)緒(shui),出門一看,是林朝陽夫妻倆回來了。
聽陶玉墨戲謔的提起陶希武要寫劇本,林朝陽倒沒有嘲笑他,而是找出了家裡的一些劇本。
「連劇本都沒看過,你怎麼寫?先把這些劇本都看一遍,再談寫劇本的事。」
這些劇本要麼是林朝陽的作品改編劇本,要麼是林氏影業的重點專案,無一不是精品,在一起快有陶希武小腿高了,他頓時感到頭皮發麻。
他就不是個愛學習、讀書的人,要不然也不至於走藝考這條路。
「這麼多啊?」
「多嗎?你以後上學要學的課程、拉的片子可比這些多多了。」林朝陽說著話,笑容玩味的問:「你不會這麼點劇本都讀不進去吧?」
陶希武臉上的難色立刻消失,「怎麼會呢,我就是問問。」
林朝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看,真要是寫出個好劇本來,拍成電影說不定你一下子就能賺幾百萬!」
一張大餅畫的陶希武眼晴都紅了,他奮力點點頭,「好的,姑父!」
說完就抱著劇本,打了雞血一般回了自己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