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問題。」蘆安·瓦爾特目露思索之色,「只是許多,打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幾個字,往往會費力不討好,你真的想好了嗎?」
「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
林朝陽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蘆安·瓦爾特沉吟後說道:「很有張力,作為素材而言是極好的,它甚至連結構都如此優秀。」
「那天我在《達拉斯晨報》上看到關於它的報道時也是這麼想的,拿來寫再合適不過了。
你們出版社不是希望我可以嘗試一下美國故事嗎?」
見林朝陽神色堅定,蘆安·瓦爾特便知道他內心主意已定,也就沒有再勸。
「不過,羅恩·伍德魯夫還在世,你要寫他的故事肯定要徵求本人的意見。」
林朝陽拍了拍蘆安·瓦爾特的肩膀,「你說的,要給我提供幫助,不會反悔吧?」
蘆安·瓦爾特苦笑,沒想到林朝陽的任務來的這麼快。
「好吧,我這邊先聯絡他。還有什麼要求,你最好先跟我都說了,我這邊來安排。」
「唔———」林朝陽想了想,「剩下的就是採風,實地瞭解了,還是等你安排好再說吧。”
「好。」
翌日上午,林朝陽來到了位於曼哈頓聯合廣場的巴恩斯·諾布林書店。
這家書店規模很大,佔地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4萬平方米,是書店行業少有的「巨無霸」。
從外表看,它更像是一家圖書館。
巴恩斯·諾布林書店隸屬於巴恩斯·諾布林書店公司,早在七十年代,這家連鎖書店公司就率先採用打折促銷、電視廣告等人們聞所未聞的促銷手段進行圖書銷售,引起了行業震動。
到八十年代末,巴恩斯·諾布林書店公司開始打造大型自選書店的概念,將原本人們印象中小書店擴充套件成為如同圖書館一般的雄偉建築。
曼哈頓聯合廣場前的這家書店才剛剛開業不久,上下共四層,每一層都被書籍填滿,讓人眼花繚亂。
據店長勞倫斯介紹,這裡的書架長度加在一起達到了驚人的20公里。
雖然強調這種無聊的資料顯得有些滑稽,但不得不承認,它在營銷上確實起到了頭作用。
至少作為圖書管理員出身的林朝陽,就很有興趣在裡面逛一逛。
今天是週六,巴恩斯·諾布林書店內讀者眾多。
當然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奔著林朝陽來的,他的讀者見面會今天在這裡舉辦。
讀者見面會的主持人是由蘆安·瓦爾特客串的,嘉賓則是美國出版界的傳奇編輯羅伯特·戈特利布。
作為編輯,羅伯特·戈特利布在大眾當中名聲不顯,但在美國出版界卻聲名顯赫。
他一手挖掘和培養了約瑟夫·海勒、託妮·莫里森、約翰·奇弗、.奈保爾、多麗絲·萊辛、邁克爾·克萊頓、約翰·勒卡雷、安東尼·弗雷澤等諸多美國著名作家。
其中多人都獲得過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