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老頭子有事情忙了,也就想不起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了。
《新聞聯播》播出的次日,國內的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了林氏對浦東的大手筆投資,新聞鋪天蓋地。
浦東要開發,需要天量的資金,萬事開頭難,出現了林氏這個領頭羊,官方自然要大力宣傳一下。
一時之間,林氏影業的名字響徹了大江南北,還有陶玉書這位公司掌舵人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之前香江億萬富豪榜的訊息在國內只是小範圍傳播,現在藉著這股熱潮,不少媒體都跟進報道,陶玉書「香江女首富」的名頭算是被徹底坐實了。
大年初六,燕京街頭的年味兒仍濃,林二春卻跟個沒頭蒼蠅一樣忙碌了起來。
林朝陽站在院門口目送老父親外出打拼的身影,心中竟生出一股不忍來。
「媽,你說他都這麼大歲數了,怎麼就不知道好好在家頤養天年呢?」
張桂芹翻著白眼,你不忽悠他,他能這麼跟打了雞血一樣?
不過張桂芹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人就怕閒著,一閒著,什麼頭疼腦熱都來了,閒上幾年,人都廢了。
像她自己,現在每天帶上紅袖標,在街頭巷尾監督不文明行為,別提多充實了。
這天上午,林朝陽接到了謝靳從滬上打來的電話。
「朝陽,還是你眼光毒!」謝靳的聲音裡滿是喜悅。
年前在滬上的宴會上林朝陽給他推薦了唐國強,謝靳第二天就聯絡上了對方趕上過年,唐國強前天才到滬上,當他扮上諸葛亮的扮相之後,謝靳驚歎連連。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擎,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謝靳第一次覺得書上的形象竟是如此的具象化,簡直是從書上走出來的一樣。
「有了這個諸葛亮,我心裡有底了!」謝靳在通話的最後,對林朝陽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又過了兩天,陶玉書在滬上參加完新聞釋出會和一系列活動之後,直接從滬上返回了香江,公司事情實在太多,根本沒辦法離開太長時間。
陶玉墨休息夠了,帶著兩個孩子也回了香江。
唯獨林朝陽沒走,倒不是他想摸魚,而是被文協傳遞來的訊息留了下來。
本來應該在1988年頒發的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因為種種特殊原因延宕至今,終於在91年的正月裡有了眉目。
3月10日,《人民日報》發文公佈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最終獲獎名單。
本屆茅盾文學獎打破了常規,共評出了6部獲獎作品和2部榮譽獎作品。
其中獲獎作品包括了林朝陽的《寄生蟲》,陸遙的《平凡的世界》,凌力的《少年天子》,孫力、餘小惠的《都市風流》,劉白羽的《第二個太陽》,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
榮譽獎包括了蕭克的《浴血羅霄》和徐興業的《金甌缺》。
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文學獎項,茅盾文學獎的評獎歷來備受文學界矚目,
再加上本屆評獎延巖了三年之久,更加聚焦了無數目光。
這個評獎結果一出,立刻便在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群體當中引發了熱議。
人們熱議的首要焦點是《寄生蟲》的獲獎。
算上第一屆的《棋聖》、第二屆的《闖關東》,這已經是林朝陽的作品第三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