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書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張翠英站在她身旁說道:“到了晚上景色更美,半山豪宅,最貴的就是這些景色了。”
陶玉書笑著點了點頭,確實有些道理。
房子有了,接下來還得搬家。
夫妻倆正忙著搬家呢,林朝陽接到了陶玉墨從日本打來的電話。
她昨天剛到日本,今天就去跟河出書房籤合同,結果河出書房突然有了新想法,說要連同《楚門的世界》一起出版。
原來是最近《楚門的世界》電影在日本上映了,上映一週票房達到了1.65億日元,反響相當不錯。
這個數字摺合成港元的話有近800萬港元,幾乎不輸香江本埠首周票房多少了。
雖然無法與那些大熱的商業片相比,但也成為了日本國內近兩個月熱度最高的外國引進片,後續累計票房有望突破7億日元。
電影取得這樣的成績,證明內容是受到了日本觀眾們的認可的,河出書房便有了引進的想法。
出一本也是出,出兩本也是出,林朝陽欣然答應了這件事。
“姐夫,姐夫,還有件事!”陶玉墨聽林朝陽要掛電話,連忙說道。
“還有什麼事?”
“近藤女士她現在有個想法。”
“什麼想法?”
“她想成立一個以你名字命名的文學研究會。”
林朝陽腦子有點沒轉過來,這玩意……是飯圈?
研究會肯定不是飯圈,重在“研究”,近代以來這種組織並不罕見。
比如在本世紀的二十年代,茅盾先生就曾發起成立了文學研究會這個追求新文學的進步文學團體。
主要成員包括了周作人、鄭振鐸、郭紹虞、朱希祖、瞿世英、蔣百里、孫伏園、耿濟之、王統照、葉聖陶等諸多名家。
其宗旨是: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
只是林朝陽一個外國作家,僅僅是在日本出版了一部而已,竟然有人要給他在日本成立文學研究會。
這頗有點後世的資本家強捧自己的醜兒子、醜女兒的感覺。
當然了,林朝陽的作品和水平肯定不算“醜”,但問題是他之前在日本出版的可是《闖關東》,這部的後期是寫到了日寇侵略東北的情節的。
這也就是八十年代日本的民族自信上來了,文學界和民間又充斥著Z派人士。
要是放在二十年後,就算是能引進日本國內,恐怕也會被噴的狗血淋頭,更別提有什麼銷量了。
林朝陽又詳細詢問了陶玉墨幾句,本以為這只是近藤直子一個人的小打小鬧,可聽了一會兒他就發現有些不對了。
二十多個教授、副教授參與?還有六個作家、九個評論家?
林朝陽一時間有點恍惚了,我在日本的名氣有這麼大了嗎?
“近藤女士說,《闖關東》在日本文學界相當受歡迎。很多評論家認為,你這部作品比日本的那些大河有深度的多,完全沒有可比性。”
大河,原本是法國文學中的一種形式,也被叫做江河,特指那種多卷本連續性並帶有歷史意味的長篇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