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谷期之後,許觀文想開了這件事,又回到了老路上。
在八十年代後期陸續推出了《神探朱古力》《雞同鴨講》等作品,走回了老路後,他重新翻紅。
但可惜的是他的翻紅沒有持續幾年,就被後輩周星馳亂拳打倒再地,最後在九十年代初淡出了影壇。
尷尬過後,李翰祥沒有糾結這個問題,而是對林朝陽繼續說:
“《垂簾聽政》《棋聖》兩部電影都是你編劇的作品,都在香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充分說明了你在這方面的才華。
才華這東西是不分地域的,只要是好作品,大家都會欣賞。
你要是能給大哥文寫個優秀的劇本出來,說不定能幫助他改變戲路,讓他從此一飛沖天!”
林朝陽笑道:“轉型如果是那麼容易的事,他現在也不會處在低潮期了。”
李翰祥問:“這麼說,你不想幫他寫劇本?”
“那倒不是。只要價錢合適,劇本還是可以寫的。”
李翰祥心想果然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啊!
“他打算出多少錢?”林朝陽問。
“只要劇本優秀,20萬港元!”
李翰祥手上比了個“V”,語氣中充滿了信心,這個數字可比林朝陽當年給他寫《垂簾聽政》劇本的稿費高多了。
可林朝陽聽完面上卻波瀾不驚,李翰祥見他如此表情,忙問道:“怎麼?還嫌低?”
“嗯。”
“這比你寫其他的劇本稿費不高多了?”
“此一時,彼一時也。”
林朝陽並沒有解釋什麼,但李翰祥一想便能明白。
林朝陽經手的劇本,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湘江,票房和口碑就沒有差的,部部票房大賣。
要是一部電影是這樣,可能有人會說是導演的功勞,但問題是部部都是這樣,誰能厚顏無恥的抹殺林朝陽的功勞?
李翰祥想的方向不算錯,但林朝陽對這件事表現的興致缺缺,更主要的原因是在於給別人寫劇本這件事現在對他來說價效比已經越來越低了。
相比寫電影劇本賺的稿費,他寫點賺版稅的回報可能更多。
在兩人說話的時候,鄒仕方一直在旁邊安靜的聽著。
他跟林朝陽認識是在1978年,那時候林朝陽還是燕大圖書館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圖書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