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為人多、電話少,電報大樓的電話線路異常繁忙,經常堵塞。
以至於許多人想到電報大樓打國際長途聯絡國外的親友經常要帶著午飯去排隊,一排就是半天時間。
除了時間成本,錢財耗費也貴,一分鐘十多塊錢,打個三五分鐘,普通工薪階層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就進去了。
廣州靠近香江,《闖關東》在國內掀起的熱潮傳到那裡倒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只是林朝陽沒想到明報出版社這麼果斷的就提出了出版的事。
要知道《闖關東》在內地可都還沒出版呢。
但以明報出版社的摳搜風格,林朝陽當然不可能輕易答應他們。
更何況有了《梵高之死》在香江的順利出版,林朝陽也有了些名氣,這次又是董橋主動提出的出版請求,他自然不可能像上次那樣拿那麼低的版稅標準。
來到電報大樓,排隊、填單子、交錢、等待……一晃都快中午了,林朝陽才打上電話。
寫信太麻煩,還是打電話快一點。
董橋接到林朝陽的電話表現的很驚喜,兩人閒話了幾句,董橋便談起了《闖關東》。
他知道內地通話不便,林朝陽能給他打電話,一定是要商議《闖關東》的事。
此前《梵高之死》出版,明報出版社給了林朝陽12%的版稅率,這個標準在香江文壇不算高。
董橋跟林朝陽接觸了兩次,知道他的性格,所以也預料到了他肯定要提版稅的事。
只是林朝陽一下子將版稅標準提高到了20%的水平,著實還是有些驚到他了。
香江出版市場因為規模較小,所以相對一些市場大一點的國家和地區,版稅率一直是比較高的,名家的版稅標準都在15~20%之間。
林朝陽一下子要到了頂格的標準,著實讓董橋感到了為難。
林朝陽也沒有與他糾纏,只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非20%版稅不談,態度十分強硬。
林朝陽絲毫不怕他的強硬態度會激怒明報出版社或董橋,大家在商言商。
既然以前你們以我沒名氣為由,敢開出5%的版稅標準,那我現在喊個20%也沒什麼不合理的。
這種事當然不可能當場就定下來,董橋推說要考慮考慮,林朝陽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打完電話一算賬,他交的那五十塊錢不僅沒夠,還得再補六塊錢。
林朝陽心裡在滴血,就是為了電話費,這20%的版稅率也一分都不能降!
又過了幾日,林朝陽接到了一通來自南方的電話,是花城出版社的李士非打來的。
《闖關東》成功發表,引起的轟動之強烈,在當今文壇實屬罕見。
接下來這段時間,花城出版社方面就要籌備的出版了,因此打算在七月末舉辦一場關於《闖關東》的作品研討會。
研討會舉辦地點在花城,但規格很高,李士非說了幾個擬邀請的名字。
若是人文社、燕京出版社這些大型出版社在燕京舉辦研討會,請到這些人出場也不算稀奇,但花城出版社處於廣東,能一下子請到這麼多前輩耆老,這番誠意不可謂不大。
“廣東路途遙遠,你確定他們都能接受邀請?”林朝陽有些不確信的問李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