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錄影機、盜版、海外影片、通貨膨脹……十年之間諸多巨大的不利因素連番衝擊,讓原本繁花似錦的中國電影市場在九十年代陷入了疲弊凋零的窘況。
杜峰對林朝陽的眼光歷來是信服的,見他對中國電影如此不看好,杜峰不禁問道:
“姐夫,那照你這麼說,中國電影完全沒救了?”
林朝陽輕笑道:“那怎麼會呢。其實說白了,電影就是個封閉性比較強的行業,永遠都會有人在賺錢,只不過賺錢的肯定是牌桌上的那一小撮人。”
杜峰點了點頭,林朝陽這句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林朝陽問他,“怎麼會想著搞電影呢?”
見自己的小心思被林朝陽戳破,杜峰也不再遮遮掩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嗨!做點文化生意,說出去不是體面嘛!”
林朝陽面帶調侃,“看來杜總錢賺夠了,還是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了。”
杜峰面色窘迫,“姐夫,你就別寒磣我了。我才賺幾個錢啊,就是不想讓老爺子再念叨我罷了。”
杜峰說著話,眼神向父親的方向瞥了一眼。
林朝陽微微頷首,都說二代好,但要攤上杜若林這樣對子女嚴格要求的一代,其實壓力比寒門貴子可能還要大。
“在中國搞文化產業可不好賺錢。”林朝陽告誡道。
杜峰不明白林朝陽此話從何說起,但他相信林朝陽的眼光,“姐夫,是‘不好賺錢’,但不是‘不能賺錢’,對吧?”
林朝陽笑了起來,“還挺能摳字眼。”
“這裡面有個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以中國的國情,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的優先順序一定是非常低的。
同行的投入產出,可能放在別的行業賺的更多、更輕鬆。”
杜峰一點就通“明白了。姐夫,那你說,除了電影,還有什麼文化產業賺錢?”
“賺錢的多了,得適合伱才行。”
“姐夫,你給我指點指點。”杜峰主動給林朝陽點了根菸,點頭哈腰。
“手裡能拿出多少錢啊?”林朝陽問。
“十二萬塊錢。”杜峰如實答道。
林朝陽瞥了他一眼,你小子心還挺大,就這麼點錢還要搞電影。
杜峰看明白了他的眼神,羞赧的解釋道:“我朋友說是可以投資入股,掛製片廠的名。一部電影三五十萬,中影九十萬買斷,淨賺幾十萬。”
“淨賺幾十萬?人家制片廠自己幹不好嗎?”
林朝陽一句話把杜峰堵的啞口無言,他訥訥道:“我也考……考慮過這個問題……”
什麼年代都有大忽悠,以林朝陽對如今電影行業的瞭解,拍電影這事可能是真的,但賺錢這事就有待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