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筆趣閣無防盜> 第543章 俄克拉荷馬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3章 俄克拉荷馬州 (6 / 7)

只見夫妻倆正認真的盯著螢幕,不時的討論一兩句螢幕上的新聞內容。

《亞洲新聞摘要》顧名思義,匯總的是近一段時期內的亞洲重要新聞的簡要介紹,分為了英文版和繁體中文兩個版本,更新頻率為每週一次,

具體的獲取方式是使用者訂閱後,每週透過電子郵件傳送。

「查先生覺得這種嶄新的新聞媒介如何?」關注完電腦螢幕上的內容後,陶玉書問金庸。

金庸面帶微笑,「很新穎,瀏覽起來也很方便,就是對我們老年人不太友好。」

陶玉書說道:「電腦和網際網路畢竟屬於新生事物。」

金庸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林太認為這種媒介瀏覽方式以後會成為主流?」

搞《亞洲新聞摘要》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陶玉書主張和實施的,金庸現在還擔任著明報企業的董事長,但也不會在這種小事上與陶玉書發生。

陶玉書沉吟著回答:「透過網際網路傳播新聞確實有其便利性,在未來應該是有些市場的。但是否會成為主流,這個我無法確定。

不過我想明報企業現在是上市企業,必須要保證敏感的市場觸覺,既然有了這種嶄新的媒介方式,那麼我們必須要率先介入。」

聽著她的話金庸微微頜首,當初他要賣明報,聞風而來的買家多達十幾家。

其中不乏出價讓他心動的財大氣粗者,但最後他還是選擇了陶玉書。

原因就在於,金庸要找的不僅是一個好買家,更要找一個靠譜的繼任者。

他希望明報能夠在這個人的手裡完成從家長式管理到現代化、制度化管理的過渡,希望明報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這畢竟是他半生的心血。

過去這一年裡,明報先是經歷了一次大的企業合併,又順利上市,儘管最近股價有所下降,但總體表現是非常優越的。

當初金庸賣明報,獲得了3億港元現金收益,另外手裡還掌握了不少玉郎機構和明報企業的股票,這些股票現在的價值高達12億港元。

要知道他經營明報多年,利潤最多的時候也就是一年四五千萬港元。

結果公司一賣,十幾億港元入賬,比他之前半輩子賺的都要多。

單以商業回報而言,將明報賣給陶玉書,絕對是金庸這輩子最成功的商業操作。

除了商業運作上的成功,明報企業上市後這大半年的表現平穩,沒什麼大動作。

金庸對此也沒什麼意見,他經營企業半輩子,深刻的明白對於明報企業這種規模的公司來說,

穩健比什麼都重要。

這期間他也和陶玉書聊過對公司以後發展路線的看法,陶玉書沒有說得太細,但明確表達了明報企業今後不會做偏安一隅的土財主,有合適的機會一定會走出香江。

金庸不知道這個機會何時會到來,他相信陶玉書也不知道。

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身為企業領導人有這樣的決心,到關鍵時刻也能有這樣的決斷。

在這一點上,有之前明報和玉郎機構媒體業務合併的成功在前,金庸並不懷疑。

最近陶玉書主張辦《亞洲新聞摘要》這樣一份網路出版物,光是專用網路的費用一年就要7萬多港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