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玉郎機構繼續保持創作上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旺盛的活力,就必須要不斷挖掘人才。
陶玉書認為,儘管內地市場現在受限於經濟發展成果依舊與發達國家和地區有較大的差距,但這現在恰恰也是它最大的優勢一一廉價的人力資源。
‘未來我打算把玉郎機構的一部分業務外包給滬上,滬上有滬美廠這個優勢單位,而且人工也便宜。」陶玉書說。
「滬美廠才多少人啊,哪夠你用的?」
「滬美廠不夠沒關係,我們可以從別的地方招攬、培養。內地那麼多美術院校、相關單位,還怕沒人才嗎?」
林朝陽直呼好傢伙,資本家這套路被你給玩的明明白白的。
「以後是不是還要投資動畫電影啊?」林朝陽問。
陶玉書笑著說:「咱們倆想到一塊去了,我確實有這個想法。”
她興致勃勃的聊了一些對玉郎機構的未來規劃。
她這次去滬上,第一個任務是合辦雜誌,第二個任務是拉上滬美廠,再加上林氏影業,和玉郎機構一起啟動對玉郎機構現有漫畫作品的電影開發。
然後再借著合作,順便談談外包的事。
「陶董高屋建,高瞻遠矚!」林朝陽玩笑著送上一記馬屁,惹來陶玉書嬌媚的眼神。
除了玉郎機構要更深入的進入內地市場,陶玉書還想借此機會,加深林氏影業在內地的投資。
這個投資不是對浦東的那種響應號召的財務投資,而是切切實實的產業投資。
「《赤壁大戰》的事給我提了個醒,大幾百萬就租了個景,太貴了。
以前我們在香江拍電影,取景限制極大,就算是跟內地製片廠合作,往往也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而且花費不菲。
這次我回去,打算找個地方搞個大型拍攝基地,正好我們林氏影業也一直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片場。
以後不管政治氣候如何變化,但兩岸三地影視行業的合作必然越發緊密。
如果我們的拍攝基地建設得當,能夠形成規模效應,對我們以後的發展也大有益。
上市融資的那筆錢,我打算把一部分投到這上面。」
陶玉書思考的很周全,她的這些想法有些是之前受過林朝陽的啟發,有些則是她在經營過程中不斷思考得來的。
提到林氏影業,公司對浦東的投資這段時間已經剝離乾淨,現在正在籌備上市。
「順利的話6月份就能上市。”
陶玉書說到這裡,神色有些激動。
她現在掌握著兩家上市公司,但不管是玉郎機構還是明報企業,都是收購而來,林氏影業卻是她一手經營起來的,感情自然不一樣。
夫妻倆聊到晚上九點多,直到陶玉墨回來,
她一進門就匍匐在沙發上,像被抽乾了陽氣的行屍走肉,嘴裡還在抱怨著工作的辛苦和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