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說道:“以後十塊錢沒了。”
“啊?別啊!”林朝陽大驚失色。
小金庫都沒了,零花錢再沒了,可讓他怎麼活啊!
陶玉書覷著他如喪考妣的表情,臉上壓抑著笑容。
“給你二十塊錢!”
片刻之間,林朝陽經歷了一番從地獄到天堂的反向高空彈跳之旅。
他臉上一副劫後餘生的表情,“媳婦,咱說話能別大喘氣嗎?”
“你活該!”
林朝陽見她神色間冰雪消融,便又接著剛才的話題說道:“有了這一千塊錢,我們就有五千塊錢了。”
回到了剛才的話題上,陶玉書本來輕鬆的表情又糾結了起來。
“可還是差了很多啊!”
“你想想看,去年這時候咱們才有多少錢?
杜峰說房主想快點出手房子,我們可以先去看看,講講價嘛!要是能講到一萬,那不就還差五千了嗎?
明年我爭取多寫點,爭取儘快就把這個窟窿給補上。”
再講價又能便宜多少錢?
至於丈夫說要多寫,她心裡更是不抱希望。
哪裡是那麼好寫的,多少作家一兩年也不見得能寫出一部來。
這話陶玉書沒有說出口,看著丈夫為了兩人的小家庭那麼的努力,她不忍心戳破他的夢想。
“那就去看看!”陶玉書咬了咬牙說道,大不了就薅家裡點羊毛。
這天週末,杜峰一早來到了燕大,卻沒有進陶家的門,而是在朗潤湖公寓邊上等著。
過了沒一會兒,林朝陽和陶玉書從樓上下來,三人集合騎著腳踏車往燕大校門外駛去。
燕京的三環概念從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不過在當時是以分段建設形勢開建的,到1965年才初具雛形,還叫環路。
在六十年代出版的《燕京遊覽圖》上,北三環路劃分為北環西路和北環東路,東三環劃分為東環北路和東環南路,南三環位置出現了南環東路。這是燕京歷史上首次出現“環路”的字樣。而此時,二環路尚未標註出來。
花園村華僑公寓,就在西三環花園橋旁。明朝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說,“出阜成門南十里,花園村,古花園,其後村,今平疇也”。
幾百年前的金、元時期這裡曾是達官貴人的私家園林,後來就變成了平疇郊野。
到新中國成立後,華僑公寓的建成改變了這裡的情況。
杜峰和林朝陽夫妻倆來到院門口,保衛詢問完他們的來意之後讓他們登了個記,然後拿起保衛室裡的電話撥通了電話,看起來是通知房東。
杜峰低聲對林朝陽說道:“看著沒?趕上進機關單位了,不過是花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