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原來這麼大。你看朝陽,以前在學校裡的時候,大家都是當朋友處的。
現在再見面,你好意思跟以前一樣上去跟人家勾肩搭背?”
李彤的話話糙理不糙,讓大家一時都陷入了沉默。
儘管剛才在聊天時,大家仍然和以前一樣有說有笑,可在一起時的氣氛卻遠不如以前那樣輕鬆自在。
歸根結底還是身份變了,他們從燕大的天之驕子變成了社會上的螺絲釘,而林朝陽這兩年的名聲卻如日中天。
哪怕是同學中已經小有成就的陳健功站在林朝陽面前,也相形見絀的太多。
後世有一句話:你的大學老師,可能是你這輩子能接觸到社會地位最高的人。
林朝陽不是他們這群人的老師,他們這些燕大學子畢業後接觸到的人群也不乏有社會地位的。
但以前在學校這座象牙塔裡時,大家確實是不太能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巨大的差距的。
等出了社會以後,他們才恍然明白這個道理。
“那是你自己的心態問題。有權、有名、有錢了,難道人就不是原來那個人了?”陳健功反駁道。
李彤強調道:“我指的是心態,心態你明白嗎?”
“那也是你自己心態失衡!”
陳健功的話也不是沒道理,他們這些燕大學子在學校時那可真是被當成國家棟梁來培養的,等畢業後也都是進的好單位。
可他們終歸還是年輕人,進了單位就是個小透明,不熬個一二十年怎麼可能出得了頭?
這種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確實會影響人的心態。
“算了,跟你說不通,你現在可是大作家了,跟我們這些貧苦大眾不是一個階層的人。”
陳健功笑罵道:“怪不得《人民日報》現在的報道怎麼越來越不接地氣了呢,我看風氣都是你給帶壞的。”
李彤畢業後分配去了《人民日報》當記者。
兩人吵吵鬧鬧,其他人隨聲附和,這桌的氣氛倒是變得熱鬧了起來,找回了點當年在學校時的感覺。
劉振雲看著同學們吵鬧著,眼神中閃過幾分緬懷之色,然後又忍不住嘆了口氣。
別聽他們這些人說的好像多慘,可哪個人出身差呢?
陳健功父母都是文化單位的,李彤父母在機關單位,劉志達家住在百萬莊,岑獻青倒是和他一樣是農村出身,可人家是女同志,結婚註定是不需要操多少心的。
看著梁佐結婚,他感覺肩上的壓力很大。
婚宴一桌88元,宿舍是單位分的,小夫妻倆置辦了傢俱家電。
洗衣機是日立的全自動,價格750元;電風扇是華生牌的落地扇,價格158元;電視是牡丹牌的14寸彩電,價格1050元;航天牌的音響,價格420元;五件套凹凸傢俱,價格720元……
他回憶著早上跟梁佐聊天的內容,心中除了壓力,最多的還是豔羨。